投稿

满载民意的“立法直通车”——甘肃省“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见闻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5-21 09:12:04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以前感觉参与立法遥不可及,没想到现在立法竟然融入日常生活,群众反映的建议和诉求,真的写进了法律文本。”这几年,临洮县千名立法信息采集员之一、洮阳镇农经站干部张玉霞忙个不停,除了本职工作,她还要参与立法信息采集。

得益于“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在临洮县,群众实现了“零距离”参与立法。

9年多来,共完成220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建议征集工作,上报2585条意见建议,采纳587条……

在省、市、县人大常委会的共同推动下,作为“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临洮县人大常委会从“开门立法”的工作试点,逐步蜕变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

这是甘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开门立法

甘肃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历史由来已久。

2002年,临洮县人大常委会被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首批地方立法联系点,开全国先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从2015年7月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分批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全国首批、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

随着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张玉霞有了新身份。“我担任了两届县人大代表,平时和群众打交道很多,被选为立法信息采集员。”张玉霞说。

参加立法培训、开展调研走访、吸纳社情民意……参与立法工作,说易也难。

2021年,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征集修改意见时,她广泛调研提出修改建议:建议在草案第五十条中,在场所中增加“酒吧”。

“在调研走访时我关注到,酒吧接纳未成年人问题比较突出,综合群众的呼吁,提出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酒吧’这条建议。”张玉霞说。

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经对比发现,该条意见建议被采纳,并写入了法律正式文本。

在临洮县,像张玉霞这样的立法信息采集员有1000多名。

“感觉很有成就感,也感到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将不负所托,积极收集社情民意,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张玉霞说。

民意直通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被形象地称为“立法直通车”。

路畅方能通车。持续扩大基层群众的参与度、联系面、代表性,高质量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成为甘肃高标准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重点。

行走在临洮县,立法信息采集点屡见不鲜,或在公园、或在街道社区、或在村庄,构成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网络体系的一部分。

“公园设有意见建议征集箱,还设置了建议征询二维码,线上线下都可以反映意见建议。”临洮县岳麓山公园信息采集点立法信息采集员董娟说。

临洮县分别在17个县直部门、1个驻临高校、1家融媒体中心等设立了4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100个信息采集点,确立104名立法联络员、1000名立法信息采集员。

同时,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建立法学实践基地,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内外衔接的工作网络。

依托18个“人大代表之家”、97个“代表工作室”,推荐26名既是人大代表又是立法联络员的专业人士参与立法联系点工作,促进“立法直通车”双向畅通。

立法联络点有效延伸、立法联络员积极组织、信息采集点无缝衔接、基层群众广泛参与的运行体系的建立,让临洮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民主立法、民意上达、法治建设方面发挥起重要作用。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提出的19条立法建议中有5条被采纳;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上报的37条立法建议,有10条被采纳;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上报的36条立法建议,有10条被采纳。

广开言路、问计于民、汇集民意、凝聚民智……2015年以来,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共完成220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建议征集工作,上报2585条意见建议,采纳587条。

纲举目张

一子落而满盘活。

“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对于甘肃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实践产生着深刻影响。

在临洮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辐射带动下,甘肃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已从“初期试水”“面上开花”阶段,进入不断完善、深化拓展阶段。

如今,甘肃已建立省市县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198个,各联系点建立的立法联系点超过1500个,发展立法信息采集员2万余名。

从聚民智到促法治,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活水,滋润着陇中大地。

“临洮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家窑遗址、辛店遗址和寺洼遗址年代久远、保护难度大,需要建立科学的保护利用体系。”2021年,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在洮河沿岸走访调研时,县文体广电相关部门反映。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临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立法联系点负责人陈维山提出立法保护马家窑遗址、辛店遗址和寺洼遗址的建议。

经过立法可行性评估论证、条例草稿拟定修改等环节,历时一年多,《定西市马家窑辛店寺洼遗址保护条例》由定西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这是一次地方立法实践的创新探索。

《甘肃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甘肃省地方立法条例》《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和《定西市马家窑辛店寺洼遗址保护条例》《定西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定西市城镇供热用热条例》……近年来,定西市先后完成135件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为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贡献了人大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

今年4月,定西市委出台《关于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定西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意见》,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放在全市中心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

  “定西正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立法为根本,全力提升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民主法治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温卫东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