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威把稳“三农”工作基本盘 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
中国甘肃网5月22日讯 据武威日报报道(记者 王舸 通讯员 院振东 蔡永昌)今年以来,武威市坚持把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大提升”,一季度,全市农业生产实现增加值40.3亿元、列全省第1位,增速8.4%、列全省第3位。
守好“两条底线”,扛牢政治责任。坚持把守牢守好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大底线摆在推进乡村振兴“大提升”首位,聚焦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细化分解粮食生产任务,将238万亩粮食生产任务落实到乡镇、村组、地块,目前已种植粮食作物178万亩。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已建成18.35万亩,累计建成293.1万亩,成功争取石羊河流域红崖山等灌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纳入全国20个试点之一、为全省唯一入选。天祝县推行“小块变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同步规划配套建设调蓄水池,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94万亩。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落实“一键报贫”机制,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户均落实帮扶措施3.88项。健全完善领导包抓责任制,146名市县领导包抓59个乡镇、278个脱贫村和32个易地搬迁安置村。
壮大特色产业,厚植发展底色。结合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出台《“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总体方案(2024—2025年)》及分产业方案,深入锻造奶业、肉羊、肉牛、蔬菜、生猪5个全链产值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创新培育禽、菌、草以及马铃薯、中药材5个全链产值超10亿级产业集群。天祝县做大做强高原夏菜、食用菌、牛羊、藜麦藏中药材4个10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先后出台奶业、食用菌、粮改饲和秸秆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在“财政、金融、税收、用地”及科技创新、风险分担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积累。一季度,全市设施瓜菜在田面积16.83万亩,产量31.65万吨,畜禽饲养量2610.4万头只、同比增长21.2%。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个,新申报、续展农产品2个,累计入选“甘味”品牌46个、认证“三品一标331个。
建好“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农村改厕、改路、改水、改房、改电、改气、改厨、改院“八改”工程,确定2024年户厕建设任务2860座,开工建设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25个,完成农村抗震住房改造130户、自然村组通硬化路路基20公里、冬季取暖清洁能源改造950户,其中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已累计搬迁9236户,建成安置点71个,位列全省第1位。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依法拆除乱搭乱建、烂房烂圈、废弃厂房棚等4848处,整齐堆放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2.34万处,新建乡村绿化示范村23个。凉州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古浪县计划投资6.08亿元创建的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8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已全部开工建设。
聚焦“三治”融合,提升治理能力。以“三抓三促”行动社会监督意见办理为契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枫桥式”综治中心40个,排查矛盾纠纷1247件,调解成功1225件,调解成功率98%。凉州区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古浪县全面推广“支委领导、八会理事、网格自治”的“扁平化”运行机制和“12360”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整治厚养薄葬、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打造“长寿食堂”等服务品牌,倡导“一碗烩菜办丧事”等文明理念,大力推广“文明股”“红黑榜”“道德储蓄所”等有效做法,天祝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和民勤薛百镇上新村创建为2023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