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淄博文化灵魂三件套 | 博山孝文化的那只尖底筲:“好文创”的灵感从哪里来

来源/ 鲁中晨报 作者/ 时间/2024-05-24 12:15:03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请更新您的浏览器!

一件文创作品不但要“圈粉”大众,还能让看到他的人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给人一点启示。能“圈粉”大众已经很难,还能把传统文化讲出来,让人各自体会,更是不容易。齐文化手造“感恩杯”就是一件这样的作品。

4月20日,“感恩杯”作者——淄博的陶瓷大师信师傅信兆国跟记者说,没事的时候他经常在博山的文姜广场上待着,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博山的孝文化有个好故事,怎么用一只茶杯讲出来?

想想,其实非常难。

人生若缺

在谈淄博孝文化的“感恩杯”之前,不能不先聊聊信师傅另一件文创产品代表作——若缺杯。

信氏一族,在淄博是小姓,但在博山却是陶瓷世家。作为陶瓷古镇的后代,信师傅的若缺杯不是瓷器,而是陶器,材料要用当地最好的陶泥,信师傅把它称为“淄博泥”。

以前,信师傅在山头陶瓷厂上班,干的最早也是最久的活,就是选料。选料不容易,拉来一车陶泥原料,得用锨铲,用手搬,用肩膀扛。很累,但能从中感受到陶泥的轻重,质地的粗细,也知道了这些陶泥从哪里来,哪里的陶泥又最好,还知道了那些烧陶瓷的石英、长石、滑石如何去配比。长年跟这些陶瓷的原料打交道,信师傅把这些原材料的“脾气性格”琢磨得通透。

信师傅从小就在陶瓷窝子里长大。上学路上,满眼的窑矶墙;放学后,拿着陶泥摔“响瓜”;上街,能看到厂里的老师傅们创作出滑稽可爱的不倒翁;回家,日常使用的是刚出窑不久的蓝边碗……

什么最能体现陶瓷人的魂?唯有陶泥。没有水,这是一把土;没有火,这是一块泥。遇水而凝聚,遇火变刚强。一块泥土带来无尽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同时,也塑造了老一辈陶瓷人的集体性格。不是因为生活,谁愿意整天扫净一身土,又粘一身泥?博山老一辈陶瓷人,对这块泥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既嫌弃,更依赖。

若缺杯就是用淄博泥做的。

信师傅不爱讲话,却给淄博泥找到了一个最好的“说话方式”。

一千多度的高温在匣钵外部烧结出成片结晶。

若缺杯的创作灵感,跟博山的匣钵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信师傅给若缺杯周身设计了一道粗糙的纹理,让若缺杯获得了某种亲切而熟悉的触感,窝在手里,就能直达内心最深的地方。刚刚拿起,就像触摸到了那些老房子的窑矶墙,拉拉碴碴,感觉熟悉而亲切。添上热茶,又像握住了父辈温暖的手。一辈子的操劳,让骨头坚硬,皮肤皴裂:会让人想到艰难生计的打磨,硬挺着扛住生活的重担。

站起来,搬着的是石头;坐下去,握住的是湿泥;窑前烤得浑身湿透,窑后冻得手指冰凉。信师傅一家跟淄博所有的陶瓷人一样,他们的生计离不开“沉重”。

人生若缺,若缺杯“说”的就是人生。

信师傅把对老一辈人真实生活的思考,放在了这个杯子上。信师傅不怎么爱说话,他的话在他所有的作品上。若缺杯有生活,有思想,在替老一辈陶瓷人说话,也在替所有干活的人说话。

感恩杯”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博山孝文化故事。

孝文化的那只尖底筲

孝妇河从博山流到淄川,又流经张店、周村和桓台,孝妇颜文姜的故事也随着河水在淄博大地上流淌了成百上千年。以此为题材的文创作品很多,但是能把孝文化的这个故事做成一只水杯,并说清楚的,少见。

信师傅最近的一件文创产品“感恩杯”做到了,灵感就来自于孝妇河源头的那只尖底筲。

“寅时娶进颜家女,卯时死了郭家郎。”孝妇颜文姜的传说,说的是婆婆虐待儿媳的故事。婆婆怕颜文姜干活偷懒,特别给她做了两只尖底筲让她挑水。尖底的筲,挑起来就放不下,一放下,水就白挑了。

颜文姜翻山越岭去给婆婆挑甜水喝,没有人帮她。传说里,只有神仙可以。所以,故事中就有这样一个细节:太白金星在石马岭的青石上点了两个坑,刚好能放下颜文姜挑的这尖底筲。

信师傅在文姜广场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

有两三年的时间,信师傅没事就到文姜广场上去待着,看着文姜的那只尖底筲,久久出神。

终于,颜文姜的故事在讲了许多年以后,也触发了信师傅创作“感恩杯”的灵感。

这也是山东手造的精髓:根在非遗,魂在文化。

传统的茶盏,一个杯子配一个杯托。信师傅的茶盏,也是一个杯子配一个杯托。不同的是,传统的茶盏,茶托是平的,杯底也是平的,往上一放,相当稳当;信师傅的茶盏,杯底是凸的,茶托是凹的。信师傅说,这是帮衬和托举。有凹有凸,两个一对,更加稳当。博山人的话,叫很合“窑相”。

一件优秀的文创产品,不但能讲故事,自带文化底蕴,更难得的是,不同的人看到,还能引申出各自对生活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有人看颜文姜的故事,看到的是一种虐待文化。但同样的传说,信师傅眼里看到的是感恩——艰难生活中,对贵人相助的感恩。

对很多人而言,生活就是一只尖底筲:放又放不下,扛又扛不起。遇到有人帮助,信师傅说,得感恩。

区区一只茶杯就能让人多元化地了解孝文化,理解孝文化,对孝文化发生兴趣,还得是信师傅。

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命运也决定了性格。信师傅的性格让他把“感恩”两个字参透到了一件瓷器里。

“感恩杯”形为尖底,材质用的是特殊的淄博泥。

因为有坎坷,所以能成就

再来说说命运。

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信师傅能做出若缺杯,能从民间传说中获得创作的灵感,这不是奇迹,生活没有奇迹,都是苦难的赐予,看你怎么去理解。

不了解大师的人生,就无法理解大师的作品。

二十年前,信师傅一家的陶瓷生意非常红火,生活也一帆风顺。直到女儿出生,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女儿的早产,让小小的身体承受了巨大病痛,这对信师傅的性格和艺术理念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信师傅一家把济南上海北京各大城市的医院跑遍了,绕口的药名耳熟能详,陌生的医生处成了好友。

事非经过不知难。

现在女儿长大了,身体健健康康,还上了大学,处了对象。信师傅一家这二十多年的难处,让他学会去接纳人生的不完整,去尝试理解老一辈的不容易,让他领悟到人生若缺,造就了他对生活感恩的态度。

女儿的出生,塑造了现在信师傅的性格,也成就了信师傅的艺术风格。

这对梅瓶在烧制过程中不知什么原因倚在了一起。

有一次,一只梅瓶在烧制的时候歪了,倚在了另一只瓶上,一下毁了一对。按说,这两只瓶出窑就该砸了,但信师傅看出不一样的画面。

开窑之后,眼前这两个瓶,一个倒了,一个站立着扶住。上千度的火中,就这么依靠着,从陶泥变成了陶瓷。信师傅说,真好。然后,把这对瓶宝贝一样放在工作台上,还是一眼就能瞧见的那个地方。

信师傅烧的陶瓷,品相好的都卖了,越是有残缺的,越是舍不得扔,存了好几箱子。有一些,放在工作室琢磨,等着,来了灵感,这就是一件好作品。有时候,信师傅会请来锔瓷的行家帮忙。那些有缺陷的陶,有裂痕的瓷,就开出花来。

因为别出心裁,往往大放异彩。

在博山颜神古镇,信师傅的父亲坐在一座数百年的古窑前。

博山琉璃大师张维用曾经说过,比较那些中规中矩的琉璃料器,他更喜欢那些有缺陷的,因为能从里面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从而激发创作的灵感。

中规中矩只能做出优等品,唯其特别,才能神奇。

烧窑的人都知道,不到出窑的那一刻,不知道会烧出什么样的产品。像那对梅瓶,别人眼里是“事故”,信师傅眼里是“故事”。

那对倚在一起的梅瓶,刻意这么烧,也能烧出来。难得的是,这是自然发生的。对于自然发生的事情,自然地去接纳,并发现其中与众不同的美好,这不但是人生的态度,更是生活历练出来的大师心态。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