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铜奔马所见西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杨琴琴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古称姑臧,又名凉州。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春,霍去病率汉军在这里击败匈奴后,为彰显大汉的武功军威,朝廷遂将这里改名为武威,并设郡治。随着丝绸之路的繁盛,武威很快成为河西走廊经济文化交流枢纽和重镇。
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的铜奔马,现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这匹奔马头短颈长,身体浑圆,躯干壮硕,四肢修长,弯尾上扬,鬃毛整齐,张口嘶鸣,右后蹄下踏着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其神采正如汉武帝的《西极天马歌》所吟:“天马来兮从西极,径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铜奔马以绝妙的构思和完美的艺术造型享誉世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更是中华文化符号的生动代表之一。
两汉以前,河西走廊地区生活着羌、乌孙、月氏、匈奴等少数民族,他们辛勤劳作为河西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奠定基础。武帝元狩三年(前120)至元鼎六年(前111)十年间,先后在玉门、酒泉、居延、张掖、武威等地设立了屯田区进行开发,使得中原地区传统的饮食方式传到了河西,并大力发展养马业,积极鼓励民间养马,经过多年的移民实边政策,进一步充实了河西地区赖以发展的人口资源,为河西社会繁荣发展和丝路畅通奠定了基础。
《汉书·地理志》记载“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自汉代以来,河西走廊的畜牧业就十分发达。汉武帝时,来自西域的“天马”在祁连山下的大马营草原不断繁育,逐渐融合乌孙马、汗血马、蒙古马等优良基因,培育出了闻名后世的河西马,即“山丹马”。由于“天马”比以前汉人和匈奴人骑的马高大,且能走左右摆动的对侧快步,更适合装备全副披挂的重甲骑兵,多次打败了来犯之敌,有力地保卫了西北地区安全。彼时,朝廷还给马立“口籍”,开设互市交易马匹,使得养马业更为兴旺。所以,河西走廊地区曾经盛行车马冥器随葬,墓葬壁画和画像砖上也屡屡出现“车马出行仪仗队”“出行图”等场景。“凉州大马,横行天下。”铜奔马展现出了汉代开疆拓土、戍边固防的雄心壮志,赓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披荆斩棘、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
汉代养马业的大力发展下,马文化在河西走廊的影响深远。铜奔马展现出了西北各民族之间互通有无、交流融合的繁荣场景,再一次证明了自汉代以来河西走廊作为多民族集聚地,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穿行在这里的各个族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武威市深化中华民族形象视觉建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等方面,让中华文化通过铜奔马等实物实景得到充分展现,确定以铜奔马代表性城市符号的“天马行空·自在武威”文旅品牌,并将铜奔马作为中国旅游标志,通过挖掘汉文化、天马文化、凉州词文化,打造了集遗址保护、休闲购物、餐饮娱乐、文创基地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的汉唐天马城景区,进一步拓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渠道,使文化旅游成为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洗礼的有效载体,在润物无声中让游客直观感受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特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续写着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