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金塔:昔日盐碱地 焕发新生机

来源/ 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4-05-29 01:04:04

土地盐碱化被称为“土壤癌症”,曾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一大瓶颈,如何将盐碱地转化为沃野良田成为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关键?金塔县瞄准盐碱地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有效发展模式,把“藏粮于地”同“藏粮于技”结合起来,把盐碱地转变为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

眼下,走进金塔县大庄子镇头墩村的千亩浅埋小麦示范点,滚滚麦浪,青绿色的麦苗在希望的田野上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寸草难生,经过土地改良和精耕细作,如今地里的小麦已进入拔节期,长势良好,成为丰收在望的丰产田。

“以前这里多数耕地属沿河耕地,盐碱大,广种薄收,被群众视为‘鸡肋地’,今年我们村改良盐碱地,种植小麦、板蓝根等作物,实施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提高产出效益,为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金塔县大庄子镇头墩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占兵说。

据了解,金塔县大庄子镇头墩村采取“滴灌控盐+盐碱地土壤修复菌剂+酸性功能肥料”的模式改良盐碱地1000亩,其中利用头墩村钢架拱棚建立盐碱耕地综合治理集成技术示范展示区1个,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其实,大庄子镇头墩村只是金塔县唤醒沉睡的盐碱地的一个缩影。

齐抓共管饭碗稳,良田良技粮仓丰。近年来,金塔县将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做好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探索“良田+良种+良法”小麦高产、高效育种和耕作模式,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

2024年,金塔县在中东镇上三分村、东坝镇小河口村、航天镇营盘村等地改良盐碱耕地1万亩,其中重度盐碱地3000亩、中度盐碱地5000亩、轻度盐碱地2000亩,让万亩土地焕发新活力。

“向盐碱地要食物”,这曾经是看似不可思议的“天方夜谭”,如今,金塔县的盐碱地正在告别贫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变身为丰收的“绿色聚宝盆”。

  通讯员 王萍 侯亚楠 曹红祖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