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文化中国行】临夏砖雕非遗工坊:方寸之间雕凿大千世界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6-04 08:52:13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街市车马如龙、船夫卖力划船、商铺琳琅满目……在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的现代砖雕博物馆,由50多块青砖拼接成的巨幅砖雕《清明上河图》,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刻画出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

临夏砖雕源于秦汉,集绘画、木雕、书法等艺术元素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青砖上的硬花活”。不论是东公馆、八坊十三巷等传统建筑,抑或是居民小院、旅游街区等现代建筑,精美绝伦的砖雕随处可见,为建筑增添了一份古朴典雅气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临夏砖雕技艺,2018年11月,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夏砖雕,设立临夏砖雕非遗工坊,凭借公司专业的生产加工设施和研发设计团队,开展临夏砖雕技能培训、文创产品研发生产及各类研学活动。去年,砖雕年产值5000多万元。

“现如今,临夏砖雕不仅用于建筑装饰,我们还通过创新,设计出非遗文创产品,丰富了砖雕产品种类。”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祥军说,只有将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紧密结合,临夏砖雕才更有生命力。

近年来,临夏砖雕非遗工坊所生产的砖雕广泛应用于园林和民居建筑中,砖雕用途从房屋建筑、围墙装饰等扩展到花瓶、笔筒、摆件等文创产品。

走进临夏砖雕非遗工坊,10多名工匠以刀为笔,以砖为纸,按照设计师的图样细心雕琢。雕刻师使用锯子、刨子、铲、錾、刻刀等工具,将一块块青砖打坯、粗雕、出细、修饰,雕凿出含有美好寓意的砖雕作品。

50岁的张海林是临夏砖雕非遗工坊的雕刻师,拥有副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去年被评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年轻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海林接触到砖雕,被砖雕的魅力深深吸引,他便潜心学习砖雕技艺。30年间,砖雕不仅给张海林一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更让他肩负起传承非遗的使命。

高0.5米、宽0.3米的摆件《花开富贵》《和平富贵》是张海林的得意之作,从设计到成品,两件作品耗时一个多月。张海林介绍说:“临夏砖雕在技法上采用雕刻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或圆雕或半圆雕,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传统艺术往往需要通过师带徒,手把手教,才能掌握其中的技艺精髓。目前,工坊有3名工匠跟随张海林学习砖雕,37岁的郭宏杰就是其中之一。

“练习砖雕很辛苦,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凭着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学习了6年砖雕的郭宏杰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种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砖雕的设计和雕凿。

近年来,临夏砖雕非遗工坊的工匠们不断创新雕刻技法,通过增加青砖厚度,由原来单一的浅浮雕,到高浮雕、镂空雕相结合,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

临夏砖雕非遗工坊探索“公司+”模式,形成了产学研创新协同发展、全产业链发展,建立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办学双机制育人机制,突出非遗工坊实践性。

“我们与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共同设计文创产品,提高青砖原材料品质,丰富砖雕产品种类,有效拓宽了市场。”范祥军说,公司通过运用数控雕刻、3D扫描、自动化生产等新技术,取得外观设计等专利85项,大大提高了产能。

与此同时,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发挥临夏砖雕传习所、临夏青韵砖雕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作用,与临夏现代职业学院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双向办学,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砖雕行业。

建立培训基地、艺人工坊、校企联盟……近年来,临夏州将砖雕作为百亿元产业重点扶持培育,出台一系列促进砖雕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政府大力推动砖雕产业发展,为我们从事砖雕生产的企业增添了信心。我们将做好临夏砖雕的传承和保护,延伸砖雕产业链,为临夏砖雕文化艺术焕发新活力作出贡献。”范祥军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