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班主任”发来收费消息 甘肃公安:先核实身份,不要轻易转账!
观澜新闻客户端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梦圆)近日,B学生母亲收到自己孩子“班主任”发的一条收费信息,在没有确认核实的情况下扫描了“班主任”发来的二维码支付了1000元补习费,结果被骗。6月8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如遇此类情况,一定亲自和老师联系核对后再进行缴费。
冒充熟人类
近日,A学生收到其“同学”发来的一则消息,对方称自己的姐姐刚出了车祸,现在急需用钱住院,但自己的银行卡现在不在身边,希望能先借他3000元支付住院费用,之后会将钱还给A学生,A学生便立即向对方转账。次日上学时,A学生询问该同学姐姐情况时,对方称并没有给A同学发过该消息,A学生查看自己手机才知道自己的账号被盗。A学生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在网上发消息要求帮忙转账或垫付资金时,一定要和当事人通话联系,确认后再决定是否转账。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虚假收费类
近日,B学生母亲收到自己孩子“班主任”发的一条收费信息,对方称由于学校开设课后补习班,要求每位学生补交补习费1000元,但必须以做公益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支付补课费用,B学生母亲便扫描了“班主任”发来的二维码支付了费用。当晚,B学生母亲在孩子班级群看到班主任称自己账号被盗消息。B同学母亲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班级群内如果老师称需要收取某费用,请一定亲自和老师联系核对后再进行操作。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领取游戏皮肤类
近日,C学生刷视频时看到可以免费领取某游戏皮肤的广告,C学生添加对方好友后,对方向其发送了某视频会议APP,称由于C学生是未成年人,必须用其家长的手机进行操作才能免费领取游戏皮肤。C学生便使用其爷爷的手机,按照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了会议软件,并启用了屏幕共享功能,在其过程中,C学生依照对方要求多次下载贷款软件,打开手机银行及支付软件的页面,并将收到的银行短信验证码一并告知对方。一系列操作后对方关闭视频并拉黑了C学生好友。C学生将此事告知父母后,发现其爷爷银行卡内的钱都被转走。家长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未成年人切勿相信网上可以免费领取奖品或游戏皮肤的广告,如若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请一定询问自己的家长,将情况告诉家长。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