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未来,“数”云涌动。2021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批复同意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甘肃)节点和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两年多来,庆阳市坚持把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平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算力规模提升、数字经济生态培育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东数西算”产业园。庆阳融媒记者 冯喜斌 摄
高定位引领
大平台承载
庆阳市以构建“大数据中心+云网产业+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千亿级全产业链为目标,科学谋划编制《“十四五”数字经济引领创新发展规划》,全力建设“一港一城两区一基地”(国家西部数港、数据科创智城、数据融合创新示范区、红色数据资源集聚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规划到2025年建成标准算力30万机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2030年建成80万机架、产值2700亿元。
坚持“大平台承载”,园区规划建设全面推开,庆阳市按照“两轴、两心、六片区”基本框架,规划建设1.7万亩“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园区“1+1+N”规划体系及区域评估全面完成。目前,园区2796亩项目用地报批、征迁全部到位,中国能建、秦淮数据项目建设急需的临水、临电、临路、排污等已接通,满足当前重点项目建设需求。
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外墙装饰工作。庆阳融媒记者 冯喜斌 摄
园区基础设施估算总投资77亿元,按照“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全面推进,园区横一路、纵二路工程已建成投运,尚勤路、横二路、纵一路等8条道路工程已开工,计划2025年5月底建成投运。
要素保障全面提升
招商选资凸显实效
在省政府支持枢纽节点建设“40条”措施框架下,庆阳市配套出台“东数西算”项目要素保障“61条”和扶持数字经济发展“28条”措施,省市协同从财政奖补、税费减免、科技研发、人才支持、用地用房、金融支持、电力保障等方面构建了“40+61+28”政策体系。
中国能建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A2数据楼进行材料吊运工作。庆阳融媒记者 冯喜斌 摄
庆阳市把数字经济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围绕数字经济千亿级产业链8万名人才需求,探索“政府+企业+高校+智库”模式,开建人才公寓,优化扶持政策,让更多数字人才创业庆阳。我市组建了13名院士领衔、208名专家组成的高端智库,设立专项资金1600万元,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与兰州、西安等地的高校合作,每年培养数字人才2700人。
按照“构建完整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的模式,举全市之力高效推进招商选资,四大家领导带头招商、上门招商,市直各部门及中省驻庆单位全员参与,招商引“数”,引智育“产”。目前,全市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达2360户,签约442户,中国能建、金山云、秦淮数据、易事特、京东科技等180户企业在庆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京东(甘肃)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20000Pflops的燧弘庆阳绿色算力底座启动建设。华为渲染云、京东物流云、金山办公云、电信天翼云、阿里农业云、百度智行云、国科量子可信云、老虎工业云、玄度时空云、丝路如意云“10朵云”落地,赋能产业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产业融合演进全面深化
目前,庆阳市“东数西算”重大项目示范性推进,中国电信庆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甘肃移动绿色数据中心、庆阳云创数据中心已建成投运,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机架数量累计超过1.5万个标准机架。燧弘科技、憨猴科技、金山云等智算企业及大模型企业落地,算力规模达到10000Pflops,智能算力供不应求。
中国能建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二期)部分机房将于7月带电测试运行;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产业基地年底交付使用;中国电信甘肃庆阳智能算力中心、浙江众合时空大数据云中心项目、甘肃联通庆阳节点数据中心项目、京开能源西北零碳智慧物流信息云计算中心全面启动建设。
东数西算产业园内中国能建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与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项目。庆阳融媒记者 冯喜斌 摄
庆阳市坚持“多元化协同”,产业融合演进全面深化,推动算力网与电力网“双网”协同,率先谋划布局数算电融合产业体系,主动对接郑州-庆阳-哈密和苏州-庆阳-巴州城市算力网试验场建设。通过“结对子”方式与31个中、东部城市开展算力协同调度,推动建立面向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的企业联盟,制定算力需求清单,深化行业数据和算力协同应用。与贵阳、深圳、郑州等地大数据交易机构在共享算力、数据、应用等大市场,探索构建数据算力领域的“西部陆海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