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寻根探源 鉴古知今

来源/ 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4-06-20 09:22:04

《简牍探中华》之《居延汉简》海报

居延地区先后发掘出土3万余枚汉简,其中记载的内容跨越200余载,记录着两汉之际西北边塞的兴衰变迁。近日,央视《简牍探中华》节目重现了居延汉简记述的边塞往事。

居延汉简的出土,为研究汉代西北边塞的政治、社会和历史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分享解读了汉代边塞的战争风云、生产交流、衣食住行,在讲述间展开一幅战争硝烟与生活烟火交织而成的边塞图景。

甲渠候官是居延都尉下设的三大候官之一,其和河西地区一座座城障、烽燧,以及千千万万的戍边吏卒共同筑成坚固的防线,守护着西北边塞。居延汉简中的边塞屯戍相关资料,描绘出汉代戍边吏卒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面貌。除了保卫国家,吏卒们也承担着照顾牲畜、管理菜园、除沙等日常劳作,其中,具有边塞特点的一项便是“除沙”。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介绍,有简文记载:“三月甲辰,卒十四人,其一人养,定作十三人。除沙三千七百七十石。”从记录来看,三月甲辰这天有14名戍卒,1人负责做饭,13人参与除沙劳作,一同除沙3770石,平均每人290石,工作量相当大。吏卒们如磐石般坚守在边塞之地,用铮铮铁骨筑起保卫家国的安宁之墙。

尽管戍边工作繁琐枯燥,居延汉简中还是有不少有趣的记载。吏卒们的“上班搭子”是谁?他们笔下的“手绘漫画”什么样?节目访谈结合居延汉简中“狗少一,见一不入笼”“一人取狗湛”等记载,以及两幅出土于肩水金关遗址的木版画,为观众娓娓道来居延汉简呈现的历史与文化。清华大学历史系暨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侯旭东表示:“我们期待中国简牍学能够持续发展和创新,研究成果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普及,让更多人了解简牍的故事,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在节目中,观众跟随甲渠候“汉强”的视角,了解汉代边塞的军事防御体系,感受到戍边吏卒的家国情怀。

节目实景戏剧部分结合居延汉简的真实记载,演绎甲渠候官主官令史“夏侯谭”的忠诚与智慧,以及他和尉史“樊夏良”并肩作战、守卫边塞的故事。正是夏侯谭、樊夏良和千千万万戍边吏卒以血肉之躯,汇聚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作为连接当代与历史的纽带,简牍中的古老智慧和精神力量,彰显出深远的影响和启示,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谷曙光所说:“这些简牍不仅是历史的缩影,更是文化的载体,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汉代边塞生活、军事防御、民族交流等方面的认识。正所谓‘简牍探中华’,我们不仅要寻根探源,更要鉴古知今,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启迪未来。”

简牍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承载着中国古代的厚重思想、灿烂文化,对于简牍的研究从未止步。甘肃是中国“汉简之乡”,百余年间先后出土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等6万余枚简牍,占全国出土汉简的一半以上。在节目中,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首次对外公布出土于汉代酒泉郡长城烽燧遗址的一批汉简。这批汉简虽然数量不多,但记载的内容却很丰富,涉及汉代酒泉塞防的兵器管理、文书传递等诸多方面,被命名为“酒泉汉简”。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融合多种创新表现形式,陆续挖掘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天回医简、悬泉汉简等八大重要简牍,发现其间蕴含的智慧、精神和价值,生动诠释“何以中国”。简牍,书写着历史的璀璨绵延,记录着文明的智慧结晶,传承着民族的根与魂。

  (稿件来源:央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