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缓解考试焦虑需要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

来源/ 兰州晨报 作者/ 时间/2024-07-01 11:10:05

原标题:缓解考试焦虑需要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

期末考试来临,一学期的学习成效即将得到验证,有的同学会担心万一考不好怎么办?有的同学则觉得自己好像要复习的内容有很多,不知该从何入手,紧张、烦躁的情绪不免随之而来。那么该如何缓解焦虑,从容应对期末考试?在此,兰州市第八十三中学语文老师赵蓉蓉、兰州市七里河区火星街小学心理老师康芬英给大家传授一些小诀窍。

看清考试焦虑的原因

同学们为什么遇到考试会感到焦虑?焦虑,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适度焦虑,可以成为孩子追求进步的内在力量,但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

那么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

竞争压力:同学们面临与同龄人的竞争,为获得更好的升学机会或满足家长的期望,会使得自己感到焦虑和不安。

外部环境影响:现在每位家长对教育都非常重视,重视到考试前很多家长比孩子还紧张,父母的焦虑会传递给孩子。当感知到父母的紧张,会觉得父母情绪反应是由自己所致,他们则会更焦虑。

自我期望过高:有些同学可能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设定的目标,或者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如他人,这种自我期望过高也会导致考试焦虑的产生。

缺乏准备:考前缺乏充足的准备,也可能导致焦虑。考试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再加上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有效应对,便会让同学们感到紧张、压力大。

考前:家长与孩子一起应对甩掉坏心情

康芬英老师认为,考试前,当孩子出现焦虑情绪,父母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作为父母十分理解他们的感受。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具体的情绪感觉。然后,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担忧,耐心地倾听,让他们将焦虑的感受具体化。

与此同时,家长还需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给孩子带来信心和温暖,让他们感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共情”孩子,家长一方面要通过身体语言反映出自己有在认真倾听,如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身体前倾等;另一方面是用简单的反馈回应孩子,如“考试让你感到很焦虑,对吗?”这样孩子才能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

在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探讨他们所感受到的情绪和压力,并帮助他们意识到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备考阶段,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询问孩子:“你会担心考砸吗?你觉得这次考试会很难吗?”提前帮助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况,也能更容易察觉到孩子的情绪状态。

当意识到孩子的考前焦虑时,建议家长采用“认知解离”的方式帮助孩子调整。认知解离,是指将想法看作是语言和文字本身,而不是它所代表的事物。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孩子分解心中的担忧,从而减少焦虑感。举个例子,当孩子说出“害怕自己考砸了”这样的话语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分解这个句子,让孩子逐渐发现单独看每个字并没有太大感觉,只有整个句子呈现时,才会觉得慌张、焦虑。

除了分解句子外,还可以通过给负面情绪命名的方式进行认知解离。比如,将“害怕自己考砸了”改写成“我只是产生了‘怕自己考砸了’的想法而已”,这样孩子就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在实施“认知解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一些问题,帮助孩子找到应对焦虑的方法。比如,“如果没有这个负面情绪,我会怎么做?”“这些想法是否真正有助于自己顺利应对考试?”“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有没有应对的方法?”当孩子能够尝试接纳最糟糕的结果,并想好应对措施,便能更加从容地面对考试了。

考试中:找对应试策略与焦虑说“拜拜”

当同学们在考试过程中感到焦虑,又该如何破解?

赵蓉蓉老师分析认为,心理学上,有“粉红色大象实验”。实验中,每个人被告知:“不要想象粉红色的大象。”结果却令人意外,大家纷纷表示,粉红色的大象总会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越告诉自己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脑海中粉红色大象的形象就越清晰。这就是我们大脑的一种状态,叫作反向强化。同样,当同学们面对即将而来的考试,脑海里产生的各种不好的念头,比如这次一定考不好,让他们感到难受、慌张。这时,我们强调“不要焦虑”,他们脑海中的焦虑感被“反向强化”,那种负面情绪就会愈加严重。

对于每一学科的考试,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考试策略和答题风格。即考试时间的规划、答题的原则、遇到问题时的心理准备与应对方法、如何调节自己的答题方案等。计划不如变化快,我们的计划要随着试题的难易程度随时调整,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有质有量完成每一道试题。

要随机而动,在发卷后的5分钟里,浏览一下试卷结构和试题的分布、难易程度等,初步制定出本试卷的答题计划和答题顺序。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充分利用这5分钟作规划。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把难度较大的先做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同时要保持平常心,在合理计划前提下,有步骤、有方法地把试题高质量完成。在做题时,不要着急,按照读题审题、形成思路、规划答题、反思检查这四个步骤,按部就班对待每一道试题,那么你的心态也就会很快平静,思路慢慢打开,心情也就舒畅多了,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了。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纪敏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