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城文脉历久新——我市全力打造最具标识度和影响力的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
图为嘉峪关关城全貌 李巍 摄
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
“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登临嘉峪关关城,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战略视野深刻把脉中华文化地标的深邃内蕴。
秉承数千年变革和开放的精神气韵,长城以其灼灼其华的气度和神采,巍峨屹立于中华文明万象升腾的壮丽行程之中,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
“守护”“传承”“发掘”,一个个标定文明赓续、文化光大的方向指引,昭示着何为“中华”、何以“中国”的肌理和脉络。
文化如水,岁月如歌。
600年巍然耸立的嘉峪关,历经时间的沉淀,更显中华文脉的博大与精深、中华文明的渊源与流长。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嘉峪关关城,就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弘扬长城精神作出重要指示要求。
“自己的宝贝还得自己识宝,自己不要轻慢了。”站在守护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高度审视长城的价值旨归,嘉峪关市坚守“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的方针,深化长城保护利用和长城精神传承弘扬,全力推动最具标识度和影响力的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建设步伐。
聚焦日常监管,把稳长城保护“着力点”
守护“国之本”,法治“立为先”。
明确着力点,标出硬杠杠,让“可为”与“不可为”的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这是嘉峪关捍卫长城的一把“硬戒尺”。
可以说,坚持依法保护,方向对了,就不会走弯路。嘉峪关的做法是:印发《嘉峪关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长城保护传承工作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为长城本体保护、后续修缮、长城价值发掘、长城精神弘扬提供指引。
方向对头,边干边总结,思路便一下子开阔了。在实践中,嘉峪关探索将《万里长城—嘉峪关文物保护规划》修编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合并进行,将全市境内的独立烽燧、墩台、关堡等全部纳入修编范围,让长城保护驶上了法治的轨道。
仲夏时节的无垠戈壁,艳阳高照。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侯凌静,手持监测设备,正在对墙体进行细致的巡查。
加大日常监管,这已成为嘉峪关长城保护的一条重要遵循。“每一处受损墙体都需要仔细检测,这样我们才能及时给长城‘治病’。”侯凌静说。
坚持完成月度两次及节前文物安全集中检查工作,嘉峪关长城保护“一班人”把这项工作看得格外重。
正是看到日常监管的价值所在,嘉峪关还专门聘请10名业余长城保护员,通过组建长城志愿者服务队伍等,辅助野外长城巡查工作,让长城的每一处遗迹都得到精心呵护。
这些年,嘉峪关市境内26段长城墙体(共计43.617公里),49个墩台、8个关堡、12.9米壕堑以及2274件(套)长城博物馆馆藏文物全部实现了日常保护管理和遗产监测管理工作全覆盖。
目前,境内所有长城墙体、关堡、烽燧均安装保护设施,共架设围网140余公里,树立保护标识碑166块、界桩1259根、宣传警示牌80块,再不用操心文物的生命安全了。
聚焦项目建设,筑牢长城保护“支撑点”
本固则枝荣,根深则叶茂。
着眼“一盘棋”,坚持系统集成,不断增强长城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是嘉峪关筑牢长城保护的一把“金钥匙”。
抢抓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机遇和利好,嘉峪关积极谋划建设集长城文物保护、自然长城保护为一体,包括讨赖河大峡谷、黑山、新城草湖、祁连山在内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
按照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的总要求,该项目计划投资90.1亿元,力争囊括嘉峪关长城数字化保护展示工程、嘉峪关遗产监测中心建设工程、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新馆陈列展示工程、嘉峪关长城文化价值挖掘研究等11大类、50个子项目。
一般而言,一套“组合拳”的打出,是需要串点成线、串珠成链的,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是难以形成合力的。
鉴于此,嘉峪关在着力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同时,倾力实施和打造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
点面结合方可实现联动集成,这是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进而实现积厚成势的重要遵循。嘉峪关十分清楚内在的逻辑。
于是,依托全新的遗产展示理念和手段,对三大建筑主体及附属设施、环境整治、园林绿化、旅游基础设施及景观设施等进行提升建设,重点实施了花博园、大景区停车场、景观湖改造、园区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园区绿化景观铺装、整体区域环境整治等工程。
截至目前,已完成游客服务中心、长城博物馆、遗产监测中心三大建筑主体及附属工程建设,实现了长城遗产价值的可持续合理利用和文旅融合的提质升级。
可以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依托“土办法”保护文化早已被时代所摒弃。这些年,嘉峪关积极利用风速仪、悬挂式测斜仪、土体压力计等先进设备,对关城本体及赋存环境进行日常监测。成果显示,高技术不仅节省了人力,也提升了效率。
尝到了甜头的嘉峪关,全力推进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建设。目前,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嘉峪关加快构建和完善“日常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及时保护”文物保护工作模式,为做好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通过这一系列工作,嘉峪关实现了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的大梳理、大整合,形成了前端设备实时监测、便携式设备定期监测和人工巡查等多种方式的综合监测保护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了各种危害因素对文物造成的破坏。
聚焦文化传承,挖掘长城精神“闪光点”
文化铸魂,传承立新。
源远流长的长城文明,在世界文明百花园里独树一帜、熠熠闪光。守住长城的根和魂,需要物质上的继承保护,更需要精神上的积淀与升华。
与时偕行,方可永葆生机。提高“识宝”“用宝”的能力,必须加强长城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如此,长城文化才会在守正中开新、在开新中深化。
推进长城文化研究向纵深拓展,嘉峪关从理论阐发入手,先后出版《嘉峪关筑城史》《河西走廊边塞诗选》《我在嘉峪关修文物》等10多部著作,汇编整理《长城精神研究》等基础文化研究资料10余册,编辑出版儿童科普读物《宝贝的宝贝》《家乡的宝贝》,拍摄纪录片《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实现了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西域文化在嘉峪关的多视角诠释、多面向开掘。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长城文化的“神”孕育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沃土,长城文化的“神”要想蝶变为“韵”,则需艺术的加工、经济的赋能。
嘉峪关从打造百亿级文旅融合创新产业链入手,创新性编排大型音乐诵读史诗《长城颂》,边塞史诗剧《天下雄关》复演,推动长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中实现创新性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年,嘉峪关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与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综合性地方文化期刊《丝路(长城)研究》杂志,让嘉峪关丰富独特的地方文化在研究传承中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嘉峪关还通过开办《丝路讲堂》,邀请相关著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多角度、全方位讲授长城文化最新研究成果,持续塑造嘉峪关长城文化的主体性。
读万卷书,更需行万里路。文化只有与现实生活充分结合,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历史经验表明,文化主体性深刻影响着民族的发展方向。
嘉峪关通过组织开展大型长城宣传保护活动和长城专题展览,建立教学实践教育基地,编写中小学科普读物,举办长城公开课、长城主题夏令营,建立长城研学游基地,引导公众参与长城保护,感知长城文化,使长城精神弘扬和传播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普遍化。
聚焦保护利用,找准长城价值“引爆点”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关乎成效。
长城保护是“根”,传承是“脉”。实现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守住长城文化价值基因中的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文化因子。
让长城精神绵延、让长城价值闪光,我们更需要以情动人、以文化人的实物载体和媒介纽带。唯此,长城文化的价值精髓才会历万代而“神采奕奕”。
这些年,嘉峪关借助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带动作用,突出长城文化主题,放大明长城西端起点的区位优势,建成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方特丝路神画、关城里等文化旅游项目,形成以文物古迹游为龙头,现代工业游、生态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于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让长城文化在建链、补链中实现延链、强链。
历史和现实一再印证,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文化需要坚守,更需要挖掘。
紧跟时代节奏、坚持古为今用,嘉峪关充分利用市域内的墩台、壕堑、关堡及与长城有关联的山川地势、自然风貌,深入开发“我到嘉峪关修长城”等研学产品和以长城为主题的系列文创产品,全力打造露天长城博物馆,推动长城文化在价值发掘中展现永恒魅力、绽放时代风采。
坚持文化自信,坚守文化根脉,必须研发并打造强有力的文旅新品牌,让文化与经济在互融共促中推陈出新、绽放异彩。
结合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魏晋文化等文化资源,嘉峪关着力推进定城砖茶、魏晋砖壁画剪纸、驿使摆件、风雨雕等17个系列200余款文创旅游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步伐。
红花还得绿叶配。从提升文旅新环境入手,嘉峪关累计投入旅游建设资金2.03亿元,改扩建旅游厕所、设置旅游标识牌、修建旅游公路,开通“嘉峪关号”“酒钢号”“嘉峪关方特号”等旅游专列,不断提升长城文化旅游吸引力、吸附力。
凝望历史的深处,实则是凝视前行的方向。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把准文化传承的脉搏,全力建设最具标识度和影响力的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嘉峪关有这个信心,更有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