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清点下,看看钱有没有少”
“错不了”
灵台县梁源乡付家沟村,辉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里,点钞机哗哗响,每一次停顿,桌上就出现一沓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现金,花名册上随之摁下一个红手印。罗建辉在跟工人们结账。
乡亲们亲切地叫他老罗,其实罗建辉今年才48岁,记者问他,以前想过生意做到这么大吗?他果断回答,“绝对想不到!”再问他,咋能做得这么好?他不好意思了,摸摸头说:“七分靠咱打拼,还得是政策好。”
今年二月,罗建辉被灵台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将自己落户付家沟村。“到了这个地方我们了解到,第一人挺朴实,这边的气候适合种蔬菜,再一个,当地的政府他们对我们这个蔬菜农业扶持还可以,我们来了以后觉得这个地方以后有我们的发展潜力,想在这扩大规模搞蔬菜种植。”罗建辉告诉记者。
400余亩川地流转,在梁原乡政府的帮助下,他建起了283个设施蔬菜大棚,专种香菜、小芹菜、茼蒿……
“主要种香菜,咱们这个地方气候湿润,它能长好,别的地方长不出来,香菜的价格也会高一些,相对比别的蔬菜价格高,我们就选择了香菜。”他罗嘿嘿一笑,亮出了自己的小算盘。
付家沟村地处梁原黑河川腹地,土地肥沃平坦,黑河穿村而过,有很好的浇灌条件和光热资源,老罗在这里种菜,很快打开了局面,时令蔬菜长势喜人。
“销售我是一点不愁,我们是面对全国的,各个大城市都有,我们的香菜出来以后全部都走深加工走高端,走大城市。”罗建辉的蔬菜不愁卖,种出来就能变现的底气是源于多年对蔬菜进行深加工的经验,更让老罗开心的是今年刚刚完成的S203朝那至梁原横渠段公路改建工程。
“运输条件很重要,门口这条刚修好的公路让我们的运输车辆能高效的进出,咱这里的交通条件很便利,走西安各大城市可以上高速,哪里都可以去,我们很惊喜。”一条公路,承托起的不止是罗建辉的的外销路,也是任玉锋的种植梦,两公里外的萝卜地里,老任正在忙着地里的活儿。老任是地地道道农村人。不过,他此前就没正儿八经干过农活。
要说到他种地,那也才近些年的事。
为啥这样?一个原因,种地不挣钱。老任一家原有8口人,拢共才20亩地。靠种地养活这一大家子,困难。为了多赚点钱,17岁老任就出去了。扎根建筑行业,一路闯来,去过兰州、靖远、银川……后来有了经验,开始管理工程项目。
转眼到了2023年,梁原引进蔬菜企业,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听到消息的老任立马提起了兴致,“闯荡30多年,还是想回家。”
“去年有重庆两个老板过来在咋们这边考察了地形、海拔,发现我们这个气候条件种萝卜最适合,给我们把种子邮过来,我们就开始试种。”
刚开始,老任没敢多种,两亩试验田,牛刀初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成功打动了任玉锋的心。
“试种完以后,萝卜品种还可以,今年扩大规模,销路我们也考察过了,和厂家联系签了合同,销路是没问题,现在就是品相必须要种好。”老任乐呵呵地说道。
签完合同,吃了定心丸,老杨将种植规模扩大到410亩,几个月脚不沾地地忙碌,一颗颗萝卜苗钻出了地面,放眼望去,深深浅浅的绿意肆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也晕染出任玉锋农业梦的希望。
香菜大棚里,海霞正在给菜苗拔草,避免它们与蔬菜争夺养分,54岁的海霞是付家沟村民,依托着家门口的一座座蔬菜大棚,海霞也找到了增收新路子。“在这里干活已经四十多天快五十天了,离家也近,几分钟就到家了,一天一百块钱,对我们小家庭来说还是可以,够家里的零花钱。”
行走在梁原川道,一座座设施蔬菜大棚、一块块露天蔬菜种植,共同托举起梁原蔬菜规模化生产、群众增收致富之路。
“今年以来,梁原乡紧盯兴业富民,聚焦抓招商、引龙头、兴产业、促增收这一工作思路,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多家蔬菜企业入驻,一方面帮助了梁原乡的蔬菜产业取得了一个长足发展的机会,同时对当地群众通过在产业园、种植基地务工,增加了收入。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发展壮大蔬菜产业,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真正把蔬菜产业变成富民产业。”梁原乡副乡长贾志勇信心满满。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兴。近年来,灵台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积极引进高质量蔬菜种植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蔬菜产业种植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致富,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通讯员 孙筱娜 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