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宝强
夏日的河西走廊,集中连片的玉米开始抽雄吐丝,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里小麦即将成熟……整个田野处处散发着生机与活力。
日前,由中国农业大学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内陆干旱区多水源配置与高水效农业关键技术和装置”项目推进会暨观摩活动,走进张掖、武威,项目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康绍忠教授、指导专家组及项目组成员60余人对省农科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甘肃农垦集团张掖农场、永昌县东寨镇、民勤县苏武镇、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等5个特色亮点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实地了解目前我省小麦和玉米控水节肥增密高产提质技术的试验进展情况,考察相应综合技术模式的示范应用效果。
一头连接化肥桶,一头连接滴灌设备,只需一键操作,便可完成水肥自动配比、自动滴灌……走进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试验田里种植的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因进行了不同处理而错落有致。“试验站主要聚焦河西走廊灌区农业中的节水和作物高产栽培,开展膜下滴灌、浅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研发,目的是在区域水资源配置基础上,通过综合技术模式集成,实现河西灌区主粮作物产能和水效协同提升。”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站长薛亮告诉记者,这种模式不仅节水,而且节肥、省工、省力、增产、增效,所以农户才有应用的积极性。
走进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膜下滴灌、浅埋滴灌、微喷弥雾等多种节水灌溉模式在不同作物上实施了水肥盐调控等田间试验。土壤墒情监测机器人、植物冠层辐射监测系统、开路涡动协方差观测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各项试验提供数据支撑。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博士陈昱东介绍,西北旱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农作物容易受到极端干旱的天气影响。为此,他们从传统的土壤层面的节水调质技术转为根区与冠层的立体调控,取得了显著的节水调质效果。
节水,让每一滴水都精准“解渴”。为进一步推动项目各类技术落地实施,项目组在甘肃农垦集团张掖农场、永昌县东寨镇和民勤县苏武镇分别建立了3个千亩示范基地。
在民勤县苏武镇的试验田,绿浪翻滚,一株株绿油油的玉米茎秆浓绿粗壮,淡雅清新呈米黄色的玉米花迎风摇曳,阵阵玉米花香随之弥漫田野。农技人员正在对肥水进行精度调理,一旁的灌溉机器不停歇地奏响丰收的乐章。
“我们现在通过运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一个人管200亩地,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民勤县苏武镇元台村党支部书记马尚福说,村里充分利用节水新技术,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明显增加,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土地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民勤县苏武镇玉米示范基地,是该项目节水成果在实际运用中的成功典型。
在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示范基地,2100亩小麦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望景象。薛亮说,示范区的小麦均采用浅埋滴灌宽幅匀播技术,每亩可节水60-80立方米。
走进各个示范区,小麦、玉米整齐度高,长势良好,作物控水提质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示范应用效果明显。
西北内陆干旱区淡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该项目经过近两年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现已构建以土壤健康耕层和密植化控群体构建为基础,融合水肥精准调控,配套全程机械操作与抗旱密植品种的作物控水抑盐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研发了农业生产与生态协同的区域多水源配置及适水农业时空格局优化技术、咸水资源化安全高效利用技术、作物水效率多要素协同提升技术,创制“天—空—地”一体化高水效农业智能管控系统,集成健康耕层构建、配套水肥一体化、增密产能提升、化控防倒伏综合技术模式,集成小麦、玉米、棉花控水抑盐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3项。
2024年示范区采用项目鉴选的抗旱耐密高水效小麦、玉米品种,播种密度分别达到了55~65万株/亩和8000~9000株/亩,较当地模式提高8%~25%;播前采用深松深翻措施打破犁底层,土壤容重降低至1.38~1.42g/cm3,扩大了土壤蓄积水肥能力;应用灌溉调控技术优化灌水频率和灌溉量,小麦、玉米生育前期灌溉量分别降低25~60m3/亩;拔节期喷施化控调节剂,小麦玉米株高降低提高了抗倒伏能力;目前,示范区小麦、玉米整齐度高,长势良好,样板带动力强。
农业是用水最多的行业之一,目光所及,每一处节水工程都是硕果累累。通过该项目各类技术在甘肃的落地示范,将提升甘肃粮食产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效解决当前西北旱区作物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为我省乃至西北内陆干旱区农业的高效用水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