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7-19 09:44:08

张海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甘肃发展实际,扎实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是优化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支撑。因此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必须加快构建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要聚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着力营造灵活宽松、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催生更多吸纳就业的新市场主体,进而形成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的良好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和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助推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二是推进工业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大力推进油、煤、气、风、光、电等能源综合利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吸引带动高素质人才就业创业,逐步形成高端智能化、高载能、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三是结合各地实际,高效打造旅游观光、农蔬果品采摘、农家乐等文旅名片,持续深化丝路文化资源的利用,统筹利用甘肃文化资源,深入谋划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开拓城乡消费市场,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假日经济、周末经济、城郊经济,进一步打造独具甘肃特色的全域旅游产业链条。

打造公共服务新机制。一是要积极推进“新基建”在教育、医疗领域的拓展和应用,加快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实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市、县、乡、村远程医疗系统无缝对接,建成互联互通、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远程医疗系统。二是协同推进养老托育设施建设、充电设施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重点工作。改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强化县乡村公共服务统筹和一体化建设,提升乡村生活便利水平,加快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进一步加速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现状。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厚植甘肃本土文化,用好现代技术手段,配套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场地,倡导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推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分层、分众、分地域,根据群众所需所想,持续提供优质文艺产品,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创立区域合作新模式。一是要确定差异化发展定位。县城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枢纽,各县要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提升县城品质,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和落实好主体功能区建设,做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抓紧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建设一批宜居、创新、绿色、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县城,打造更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增长点。二是择优培育示范性精品特色小镇,加大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力度,配齐重点镇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大镇、工业经济强镇、文化旅游名镇、生态环境靓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要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地域相邻、资源相连、产业相近的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自主开展合作经营,探索形成协同发展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将位置相邻、产业类同、基础相近的地区整合打造成区域组团发展集群,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把比较优势打造成发展胜势,着力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探索要素配置新路径。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就必须加快构建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一是要围绕“政策推着要素走、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盯着市场走”,结合“十四五”规划,紧盯目标不动摇、抓住机遇不放松,积极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强优势、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注重通过以商招商、资源招商,认真了解企业的经营生产情况,及时掌握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锁定相关配套企业,为企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引来一个、带来一批”的集聚效应,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二是要培训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优农村人力资源品牌,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各类乡土人才培养,扶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引导鼓励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要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的关系,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推动资源要素向乡村倾斜,统筹抓好“空心村”治理和新农村建设,实行资金捆绑、政策叠加,以县域为单位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向县城、重点镇和人口较多的乡村,避免“一刀切”,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激发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