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走进百年名校 点燃求知梦想甘肃小记者暑期科技文化营在兰大开营

来源/ 兰州晨报 作者/ 时间/2024-07-19 12:23:34

原标题:走进百年名校 点燃求知梦想甘肃小记者暑期科技文化营在兰大开营

甘肃小记者走进兰大。

老师讲解化学知识。

与兰大老师交流。

中国甘肃网7月18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这个暑假,从身边名校采风开始!7月15日,甘肃小记者成长计划暑期科技文化营活动从走进兰州大学开始。来到梦想中的名校一睹风采,甘肃小记者们满怀期待。百年高校的文化底蕴、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有什么?跟着科研人员操作各种高精仪器,是怎样的体会?这趟兰州大学文化与科技之旅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 领略百年名校文化底蕴

当天,甘肃小记者团走进兰州大学校园,从仰望校训石,抚摸校友墙,邂逅冰川擦痕石,穿过积石堂,所到之处深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每一步都是同学们在与兰州大学的百年历史与现代科研的对话,每一眼望去,都是小记者们对兰州大学文化底蕴的感悟。

“大家看这里,在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时,学校在兰州大学入口处建造了多面红墙,把建校以来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大名书写在墙上,永久记忆保留展示,使每个在兰州大学工作和学习过的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在兰州大学学生志愿者安澜的介绍下,小记者们也感受到了签名墙上每个名字背后的努力与荣耀。

冰川擦痕石旁边是三棵巨大无比的松树。“这‘三棵松’是20世纪80年代原兰大校长种植。‘三棵松’连同两侧的刺柏形成一个小弧形,就像‘拥抱’的姿势一样,有兰大拥抱世界的意思。‘三棵松’右侧是校训石,‘自强不息,独树一帜’八个大字更是激励着兰大一代又一代的人越攀越勇。”安澜向同学们介绍了百年兰大的历史。同学们纷纷立志:“现在参观兰大,长大了我也要考进兰大。”

古朴庄重的兰州大学校史馆仿佛是一部历史长卷,记录着兰大百年的沧桑历程。漫步在馆内,同学们感受着那些为了学术事业和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先贤的伟大精神,见证了一代代兰大专家学者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传奇故事。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畏时代风云所羁,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背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无不激励着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在求学求知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2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体验神奇科普之旅

“好神奇呀,用过滤的方法,可以把固体和液体分离。”在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甘肃小记者们看着老师给大家讲解天然产物的分离实验时,好奇地瞪大眼睛。实验室的老师悉心地为小记者们讲解化学的基础知识,让同学们学会辨别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懂得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帮助小记者们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希望将来能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兰大的科研工作人员从物质与物质之间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及从物质的现象判断其发生变化的原理等,深入浅出地为小记者们讲述化学实验的魅力。比如,有些物质无法用肉眼看到,但是经过化学反应后,就能呈现不同的现象。工作人员在给小记者做实验演示时,大家不时提出很多问题,将心中疑惑与老师交流,不懂的地方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都会耐心地为大家进行讲解。

在妙趣横生的科学实验中,小记者们在心中种下了探索科学奥秘的种子。“老师,甲醇和乙醇有什么区别呢?”“我知道,爸爸喝的酒里就有乙醇。”“甲醇和乙醇是两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是不相同的。而且食品中添加的乙醇和工业乙醇是不一样的,工业乙醇是不能饮用的,它的酒精度数很高,是有毒的。”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科普化学常识。

在化学实验中,老师还特别提醒小记者们,以后在做化学实验时,一定不要随意用手去触摸,因为部分化学物品具有腐蚀性,同时,也不能近距离用鼻子闻,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化学物品,从而保护好自己。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仪器,这些科研人员每天在这里做实验,研究成果都是高科技,我以后也要做他们这样的人。”小记者柴秉文萌生了新的职业理想。小记者田袁源说,“这次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正好在上初三前普及了一下化学知识,非常实用,希望我以后也能考上兰州大学这样的名校。”

  文/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纪敏  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裴强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