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甘肃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为城乡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围绕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我们要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构建产业融合新格局。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是优化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支撑。要突出产业支撑,做好统筹规划,提升城乡经济发展能级,邻近的乡镇之间可适当进行产业联合,加快形成“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突出节水、特色、安全、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建立品牌创建激励保护机制,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保护和利用。建立承包地、宅基地退出机制,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土地增值空间。依托“互联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业农村多种价值,促进农业产业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融合增值、融合受益。
打造协同发展新平台。一是引导县域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色小镇建设等有机衔接。深入实施一乡一业,以镇域为产业发展单元,推进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形成专业化、品牌化产业集群。二是鼓励当地企业立足自身发展领域和乡镇资源产业优势,积极建立“企业+乡镇”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镇企共建新模式、产业融合新方式,支持链主企业参与镇(乡)经济开发共建,构建资源联享、产业共建、发展联动格局,打造城乡协同融合发展示范乡镇。三是支持本土重点龙头企业立足农业主导产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方式,组建一批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形成竞争力强和牵引作用大的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四是健全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保障措施,积极推动财税、金融、保险、投资、科技、人才和用地用电等政策措施落地。在乡镇规划中预留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类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以及农业规模经营兴建的配套设施,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前提下,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
打造公共服务新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构建全面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要织密城乡一体交通网,推动 “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完善城乡路网结构提升通行能力,建立城乡快速便捷换乘交通体系,推进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融合发展。要加快构建区域生活服务圈,改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强化县乡村公共服务统筹和一体化建设,提升乡村生活便利水平,加快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医保、养老、社会救助一体化,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繁荣发展城乡文化事业,配套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场地,持续推出一系列鲜活生动、直抵民心的文化活动,持续办好一件件文化惠民实事,持续通过文化惠民“点亮”群众多彩生活。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帮扶机制,拓展推广产业链党建联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成功经验做法,不断开辟党建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探索形成互融共促新模式。二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构建党建支撑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深入推进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三是创新社区管理方式,以城乡社区为载体,通过开展社区活动、技术培训、道德讲堂等,有序促进居民提升素质,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推动社区治理城乡互动互助。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消防等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促进人才要素双向流动。人才是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要完善城乡人才流动保障制度,进一步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扩大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和生活空间,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推进城乡人才评价标准的统一,建立城乡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双向认定制度。要优化人才流动政策激励,加大对城乡人才流动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城乡人才创新创业活动的税收优惠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城乡各类人才的就业、生活、学习等提供更好的贷款、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要创新人才流动模式和渠道,建立城乡人才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城乡各类人才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互鉴;建立城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为城乡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空间和条件;建立城乡人才返乡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城乡人才返乡就业信息平台、城乡人才返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城乡人才返乡就业补贴政策等。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