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联内畅 立体多元 绿色智慧
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中国甘肃网7月28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 何怡璇)2023年下半年开始,兰州市立足实际,突出省会标准,聚焦“先行交通、项目交通、民生交通、智慧交通、产业交通、安全交通”,深入开展全市综合交通大会战,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立体多元、绿色智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先后建成和开展“六大工程”“六小项目”“两项行动”等一系列社会关切、群众关心、基层关注的民生项目,不断缓解河谷城市交通困境,提高群众出行的幸福感,为加快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提供坚强交通支撑。
一座桥连接南与北
2023年11月8日,随着第一辆汽车缓缓驶过,黄河之上又一座大桥——柴家峡黄河大桥正式通车。
柴家峡黄河大桥地处兰州市西固区,肩负着连接北滨河西延线快速路及G109和京藏高速的使命。大桥设计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全长1250米,桥宽36米,为双向六车道,属于特大桥工程。
“柴家峡大桥通车后,去城里办事就不用每次都绕西固黄河桥了,从北滨河路走路况好速度也快。”龙爪山村居民吴先生如是说。
其实,2023年11月8日通车的不仅仅有柴家峡黄河大桥,还有北滨河路西延线和柴家峡大桥至港务区大桥联络线项目也实现通车。北滨河路西延线和柴家峡大桥至港务区大桥联络线项目道路全长约20.2公里,东起西沙大桥以东1公里处,西至河口312、109国道交叉路口,是兰州市骨架路网体系“一横三环九纵”中“一横”和“一环”的向西延伸段,是兰州城区西部一条以“交通性为主的城市景观大道”,是兰州市黄河风情线的延伸,也是兰州国际港务区配套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更是兰州城市骨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建成通车后,不仅拉近了主城区与西固、红古区的距离,也推动安宁、西固与河口组团发展,为整个城市向西延伸奠定了基础。
一条路串联县与区
2024年1月1日,S104兰阿公路主线建成通车,根据规划,全线将于今年8月5日贯通。
“以前路不好走,只有一趟公交车,出行非常不便。”七里河区水磨沟后五泉村村民们谈及一年前家门口的必经之路时,还是感慨连连。
S104兰阿公路项目起点位于七里河区沈家坡、终点止于阿干镇河坝村,全长23公里。现如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画面早已成为过去。兰阿公路建成后,将使S104线和南山路、南绕城高速、G309线有效连接,对增强省会辐射带动作用,解决沿线群众出行难问题,发挥交通路网竖体效能,带动沿线土地、旅游、矿产等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S104直达石佛沟景区,建成后极大地缩短了兰州市区到石佛沟景区的通行时间,提高了道路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为沿线群众提供了更加快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一条隧道打通出行瓶颈
2020年10月,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启动,202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北线隧道于2023年2月8日贯通,7月6日通车;南线隧道2023年11月17日贯通,2024年1月9日通行。至此,兰州市白塔山段交通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实现南北双线通车。
白塔山段交通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位于城关区白塔山区域,西起北滨河路龙源,东至北滨河东路元通大桥、靖远路,主线全长约2245米,其中,北线隧道长1147米、南线隧道长1062米、东侧接线桥梁长462米、西侧接线桥梁长274米,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隧道工程通过下穿白塔山打通北滨河路原有双向四车道瓶颈路段,有效地缓解了区域交通的拥堵问题。
现在,白塔山隧道不仅发挥了缓解交通拥堵的直观问题,同时为中山桥景区及桥北广场的建设释放了巨大空间,逐步改善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品质风貌,作为省、市列重点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升市民游客的出行体验,也为交旅融合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兰州综合交通枢纽日益完善
除了白塔山隧道外,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于2023年6月开通运营,与1号线形成轨道交通“十”字网络,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丰富市民出行方式。
重点建设项目方面,今年上半年,G75兰海高速甘肃段实现全线通车,G8513平绵高速甘肃段全线贯通,甘新连霍通道G30马莲井至星星峡安全保畅“治标”工程正式通车,今年计划新增高速工程按期推进。2000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完工836公里。
按照规划,到2025年,兰州将新建高速及国省干线公路504公里,综合客运、货运枢纽13个,新打通城市断头路60条,改造提升黄河水运航道38.4公里,新开通国内国际航线55条、铁路运输线路2条,努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同时,兰州市将积极构建“外联内畅、立体多元、绿色智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多方式、立体化、大容量的西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