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曹应森 吴维娜
定西安定,地处陇中,山大沟深,十年九旱。
从过去守不住水、保不住土,到现在土不下山、泥不出沟;从昔日种不活一棵树到如今万亩林海;从饮水困难靠天吃饭,到一渠清水润万家……
点滴汇聚,促成山川巨变;沟壑万千,已是绿意盎然。绿色崛起的背后,是安定人民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转变,是全区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8%,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3.16%。
“五子登科” 蓄水保土
站在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的梁上极目眺望,斑斓美景尽收眼底,蓝天白云下,梯田如链似带层层铺展,成片的油松、红柳、侧柏迎风而立。
“这些梯田都是我们年轻时‘苦’下的!修梯田能增产,‘三跑田’变‘三保田’,粮食增产近五倍。”年逾古稀的“铁娘子”之一刘玉秀站在梯田地头,讲述着大坪人奋斗的故事。
大坪村尝试在山上造林,坡地种牧草,陡坡险坬种柠条,封山禁牧护林草。原本光秃秃的山头一天天变绿,逐步实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千沟万壑中筑起的淤地坝,是固土拦沙的坚实“卫士”,也是小流域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青岚山乡花岔村花岔流域,管理员马进成正在对淤地坝进行日常巡查。“当年,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修了这个坝。现在主要查看溢洪道有没有堵塞,侧壁有没有裂缝,水流能否正常流下去。”
山顶造林、山腰修梯田、沟底打淤地坝……被苦难逼出来的法子,在一次次实践中扎根拔节、迭代升级。
1983年,花岔流域被列入国家八片一期重点治理小流域。花岔流域按照全部降水就地拦蓄入渗利用的原则,荒山荒坡开挖反坡台植树造林,坡耕地兴修梯田,支毛沟打谷坊坝,主沟道打坝蓄水,治理措施被形象地总结为“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棚膜围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五子登科”治理模式,基本实现了土不下山、泥不出沟、就地拦蓄。
“以前全区每年1平方公里泥沙的侵蚀量平均值是5400吨,现在降到2300多吨。”安定区水土保持站工程股股长董俊天说,作为黄河支流花岔流域的一级支流,安定区花岔流域共有14座淤地坝,通过综合治理,泥沙量明显减少。目前,安定区共有淤地坝173座,控制流域面积576.71平方公里。
绿满山川 水润旱塬
从城区出发,沿312公路盘山行驶40公里后,车道岭林场跃然眼前,山峦叠翠、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
车道岭林场始建于1959年,是安定区唯一国有生态公益型林场。建场之初,这里方圆百公里内都是荒山秃岭,年蒸发量是降水量10倍以上。
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一代代林场人用青春换青山,在陇中北部旱塬上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到92.7%。
“种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耄耋之年的王宗刚是第一代的林场职工,谈起当年育苗植树的经历,老人感慨万千:“育苗没有树种,我们就想了个为当地老乡义务修剪树木的法子,把剪掉的树枝拿回来扦插育苗。”
“一缺钱,二缺技术,全凭老经验和土办法。就一个念头,把苗育好,把树栽活。”王宗刚说,山沟梁峁穷得连草都不长,林场人憋着一股劲要好好造林。
一把铁锹,两代人的绿色梦。1991年,坚持32年植树造林的王宗刚退休了,25岁的王富军接过父亲手中的铁锹成为新一代“林业人”。
30多年来,从自行车到摩托车,从摩托车到小汽车,王富军和同事们在车道岭的8座山梁、50多条沟湾、1.3万亩的土地上植树造林,他们守在山上、住在山上,像管护孩子一样悉心管护着每一片绿色。
在安定区,像王富军这样从父辈手中接过“绿色接力棒”的“林二代”“林三代”还有很多。近年来,安定区全面推行林长制,设立区级总林长2名、林长15名、乡村两级林长1183名,选聘护林员2372名,划定“区、乡、村、护林员”四级责任区域2275个,做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在植树造林的征程上,还续写着金华、福州、青岛等地跨越山海对口帮扶的情谊。
行至安定区东山顶放眼眺望,整齐连片的云杉、樟子松迎风挺立,林间菌草和灌木花卉繁茂。2021年,青岛市专家带着“青青之岛”生态建设经验来到安定区,因地制宜,实施了1.2万亩的“青岛林”工程。
多年来,金华、福州、青岛和定西干部群众在植树造林中密切合作、因地制宜、探索方法、传承经验,把生态造林与产业结构调整、小流域综合治理、封山育林管护结合起来,共完成造林绿化7.36万亩。
望得见青山,还要看得见水。夏日的定西湖水草丰茂、碧波荡漾,偶有水鸟逐水嬉戏,悠然游弋。沿关川河畔一路向东,微风拂柳,水流淙淙。
“以前关川河没有水,就是条烂泥沟。现在,湖水清澈、绿植繁茂、花卉娇艳、环境优美,散步锻炼的人特别多。”关川河的改变,让家住福门新天地的市民王振军喜不自胜。
“生态要保护,管水要主动。”这是安定河湖管理的经验之谈。随着河湖长制的深入实施,安定区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和清漂专项整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随处可见。
产业兴旺 富民兴农
“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曾经吃马铃薯不挨饿,如今种马铃薯能致富。
位于安定区北部的鲁家沟镇是当地海拔最低、最干旱的乡镇之一。2014年底,引洮一期工程通水后,为当地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定西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马铃薯原原种扩繁基地建到了位于鲁家沟镇的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成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受益者。
在原原种雾培法生产联动温棚内,成串的马铃薯原原种长势旺盛。公司总经理杨存生说:“通过雾培,马铃薯植株能迅速吸收生长所需的养分,可有效避免通过土壤传播的病虫害,原原种发育快、产量高。”
川里建园区,山上建基地。“相较于普通农田,滴灌种植的马铃薯亩均增产约2000斤,节肥约30%,节水约40%,省工约50%。”杨存生说,今年公司在鲁家沟镇万亩马铃薯种植高产示范基地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用于马铃薯原种和原原种繁育。目前,公司种植马铃薯2000亩,原原种年产量达到8000万粒。
如今,在这片海拔1800多米的万亩马铃薯种植高产示范基地,马铃薯每天所需的水和肥料通过滴灌带输送而来,旱塬抗旱保粮的底气就来源于此。
“目前鲁家沟镇在浅山区10公里以内的可利用田地还有3万亩,若能继续实施引水上山项目,将来全镇有效灌溉面积就能占到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1.4万名群众将会实现靠水致富。”鲁家沟镇人大主席费雪锋说。
生态变化让上坪村也尝到了甜头。“野奢露营,烧烤撸串,穿行乡野,看梯田美景,观星河斗转,享特色民宿。”这是游客在“青岚山乡田园综合体”的游玩体验。
得益于“青岚山乡田园综合体”项目,上坪村把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以农兴游、以游促农,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浅山区多产业融合型乡村旅游示范村。2023年,“青岚山乡田园综合体”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
昔日的黄土高坡,如今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安定人民正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造着更加引以为傲的生态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