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8月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8月2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出台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就过去一年来,全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情况作了通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过去一年里,全省以123项具体任务、“七大战役”、两个《意见》等,全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贯彻落实。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连兵介绍,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生态环境厅系统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印发《甘肃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建成黑烟车抓拍系统278套,实施4市冬季清洁取暖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散煤治理27万余户。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划定1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水质交叉监测和重要水体藻类水华现象排摸,142个全国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18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现“长治久清”。全省黄河流域5607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4918个,整治完成率87.71%。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推动地下水环境分区管理、分级防治,开展全国“十五五”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改专项行动。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大力提升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能力,截至目前全省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利用处置经营单位共122家,集中收集利用处置能力达到675.54万吨/年,危险废物利用能力和处置能力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了0.87倍和1.83倍。
为切实守牢环境安全底线,省生态环境厅推动落实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措施,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20家电厂提前完成履约清缴。推动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行,完成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监督性监测、饮用水源地辐射环境监测等设施和放射性废物入甘辐射监测。推动省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行,印发《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完成羌塘三江源甘肃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地面监测站建设,完成甘肃祁连山典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估。以重金属、尾矿库、危险废物、石油化工等为重点,持续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督导检查,加强尾矿库污染防治和环保设施安全管理,全力推进全省生态环境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今年上半年,全省细颗粒物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优良天数比率为83.4%,同比增加4.7个百分点;未发生重污染天气。全省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4.6%,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体,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全省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核与辐射环境质量稳定可控,环境风险有效防控。
连兵表示,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积极推动把《决定》落实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以督察检查的整体合力促进度、促成效、促落实。一方面,围绕“气、水、土”等要素,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巩固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推动全省生态安全、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转。健全环境应急指挥体系,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协调联动。落实“人防+技防”监测预警措施,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应急队伍和应急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