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现代化警务陇南实践】陇南公安:对标一流 构建现代警务新模式

来源/ 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4-08-07 12:02:05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近年来,陇南公安对标“五个争创西部一流、五个新陇南”的目标定位,聚焦省公安厅“一统三体系、四强两保障”总体思路和市委市政府“三城五地”建设部署要求,始终锚定公安工作现代化方向,建立完善符合陇南特色的“1662+X”现代警务新模式,擦亮“主动、共治、智慧、人文、未来”本土警务品牌,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

2023年,全市刑事发案下降22%,破案率上升11.3%,治安案件办结率提升5%,未成年人犯罪发案下降30.4%,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锚定“一个目标” 构建现代警务“新模式”

结合实战化职能体系改革要求,陇南公安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推动公安战斗力质的跃迁。

一方面,聚焦省厅“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一个基点”公安专业能力坐标系,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要求,开展同类同质业务归并和流程再造,磨砺专长专精的手段战法,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重点实验室,形成更多克敌制胜“撒手锏”。

2023年,全市破获部督案件3起、省督案件17起,命案积案3起、隐案1起,抓获各类逃犯419人、同比上升12%,收缴文物1795件。

另一方面,结合本地实际,构建形成“1+N+7”陇南特色“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着力打造“风险防控全面精准、决策指挥高效顺畅、警务数据融合共享、警种优势合成作战、网上网下同步应对”的运行模式,全力支持和服务基层实战需要。

同时,持续推动数据分布存储,建成计算资源19.5TB、存储资源1.4PB的陇南公安“警务云”,汇聚治理内部数据436亿条、共享关联数据264亿条。持续推动数据融合应用,大数据平台向陇南公安情指行平台提供标准API接口98个,调用大数据平台数据430万次。

持续推动数据反哺实战,探索搭建实战场景,“信息化红利”转化为“公安核心战力”源生动力不断显现。

实施“六新行动” 开展现代警务“新实践”

陇南市把公安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上升为党委、政府工程,制定三年计划,先后实施各类项目98个、总投资5.4亿元,2023年5个看守所和派出所业务用房建成使用,2024年计划完成13个基层所队营房重建。创建主动警务融入基层治理“1234”+“九个一”模式,“民事直说”打通警民连心路、“背包警务”背出为民情怀,“田园警务”群众纷纷点赞,2023年823个村实现“八无”目标。

建成并实体运行第三代情指行中心、大侦查中心、数字督导中心、基础管控中心、野生动植物DNA鉴定中心、网上要素管控中心、科创赋能中心和视听文化中心等“十大中心”,全面推进数字警务转型升级。2023年全面建成高速公路“一张网”,建设交通违法预警、前排驾乘人员人脸识别等功能卡口37处,实现入陇车辆和驾驶人闭环管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八年连续下降。2024年正在布建国省道“第二张网”和县乡道“第三张网”。

以“尽精微”提升整合效能,以“变则通”激活创新动能,秉持“情报引领、精准制导”的理念,分类制定“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刑事案件“123”盯办等17项工作机制,配套派出所主防清单,情指行每日自动生成“三情”研判报告和派出所值班日志,在推进基层减负的同时,查准找透突出风险隐患,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2023年,预警防范并成功处置本市个人极端案事件48起,推送其他市州331起。

按照“体制不动、机制先行”的思路,坚持“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通过对“一件事”“一类事”的归并整合“先立后破”,组建“8个实战大队”和“六大中心”,同时优化调整合成、网安、森林等10个部门警种职责任务,整合职能交叉的森林分局和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合署办公,新组建试运行机构19个,做到人员互助、能力互补、资源共享,确保警种专业效能最大化。

对标部省规划、立足实际,瞄准未来,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搭建数字警务、智慧警务、云警务一体的“8286”数智云工程,持续推进省厅“警务云”查询检索等八大应用四级贯通,建设陇南公安警务云计算、大数据两大平台基座,完善指挥、视图、民生等八大骨干应用体系,全力布设视图采集、电子物证等六大感知采集网,由市级统筹分解计划,县区承担差异化的建设任务,实现一局购买、全市共享应用,实现倍增效应。

紧紧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总体目标,建立每日警情社情网情“三情”分析研判机制,坚决实现“六个不发生、三个下降”。截止目前,“盗抢骗”案件与2019年相比下降55.8%,电诈案件下降42%,连续5年命案现案100%全破,三年来破获命案积案18起。

推行“六大场景” 激活现代警务“新龙头”

强力推动“数智云”建设,搭建数据工厂、千寻搜索等20余个本地特色应用,持续开展“扫街”行动,自建、接入、共享社会公共安全一、二、三类视频监控资源6.6万路,举办“淬火杯”大数据建模比武竞赛130余次,创建现代警务示范单位3个、示范基地6个,1500余名民辅警取得建模师资格。

率先建成“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平台,实现“1+9+202+N”市、县、派出所、村社“四级”贯通,2023年全量实时汇集“11类”警情信息19万余条,形成“警情+社情+网情,三大110”互联互通互享,并将汇聚的警情自动分流至“综治中心”“12345”“村社”,形成闭环处置。上线运行“陇南移动指挥”应运程序APP,打通双网平台,一键化分流警情,民警“带着数据处警”在陇南落地落实。截止目前,支撑侦破案件107起,找回走失人员103人,抓获上网逃犯54人。

以科学分工、高效协作、集群作战的“蜂群”思维,构建“一个总牵头”“八大数据研判专班”“六大证据支撑团队”“六大协同作战力量”“X支专业打击队伍”的“1866+X”大侦查作战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全局侦查资源、手段、力量、机制的集约效应,积极构建“专业打职业,团队打团伙”现代警务“大侦查”格局,推动打击效能由量变向质变转变。

积极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按照“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务实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面构建派出所主防“1161+X”工作体系,将派出所打造成为防控风险的前哨堡垒,全力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理清网办事项177项,全部入驻各级政务中心,梳理50项公安业务在全市派出所全面“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实现政务服务“联、通、办”能力大提升、跨警种业务大集成。同时,深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13项措施,创新研发“五小车辆”临时号牌管理系统、“无牌车辆”信息采集管理小程序等改革举措,在全省率先建成9个“五小车辆”智能化考试场,23个车管服务站实现“一站式”服务,累计服务企业和群众25万余次。

市县两级全部建成数字督察中心,搭建智能化督察和系统化管理中心,规范运行“1+2+N”工作机制,预警各类问题1.9万余条,核查窗口单位不满意评价494个,预警发现执法办案场所使用不规范问题17条,有效提升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能力。

建强“两大体系” 深耕现代警务“新格局”

秉持“市县主战、数据赋能、服务全警——从每一起警情全链条主研做起”工作理念,建立健全“一个中心、四个体系”侦查一体化实战模式,完善盯警、盯线、盯案机制,增设32名专业研判力量,全方位提升“以专打专”能力。

截止目前,破获命案积案4起,打掉恶势力集团2个,抓获各类逃犯215人、其中抓获重点逃犯38名;电诈发案同比下降55.4%,预警劝阻7.1万人次,紧急止付冻结2.43亿元,返还被骗资金132万元。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式经验”,积极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深化派出所“两队一室”机制改革,高效运行基层治理“八联机制”,创建命名“未来派出所”示范点3个、“未来警务站”1个。

全市推广东江派出所“党建+社区邻里警务中心”和“五防”模式,周家坝派出所“1231”新模式、石堡派出所“生态式”警营和盐官盐井古街警务工作站,建立矛盾纠纷、风险人员、弱势群体、重点家庭“三盯三调”机制。

推动落实由乡镇党委牵头,网格长、警格长、司法所长形成“四位一体”的联管力量,加强走访摸底。

截止目前,走访务工返乡人员65万余次,走访重点人员7680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万起,化解率98%,并对近五年来2.2万起家庭矛盾纠纷进行集中回访排查。

创建“X新应用” 催生现代警务“新动能”

构建“1+1+4+X”“数智云舱”,为基层减负、为实战增效。

以警情为中心,在图上打点,对周边警员、监控视频、移动警务终端、4G执法记录仪等警务资源统筹调度,就近处警、梯次用警,开展无差别处警。

构建“市局牵头、县区主导、部门参与、多方联动”的警情、社情、网情“三情”分流协同处置新格局,警情超时反馈率由2023年的1.54%下降至0.22%,全面排查重复警情10628起,其中高危警情22起,有效预防了重大案事件的发生。

按照“一个中心管基础、一个平台推应用、一张清单管任务、一套规范管流程”工作要求,整合纳管46项基层基础、放管服等监测要素,自主搭建赋能基础数据模型15个,监测输出问题数据11批49451条,整改完成45878条,实现以基础管控中心“一根针”串起公安基础业务“千条线”。

坚持“建为用、用为战”的理念,搭建“1+8+12+N”情指行一体化实战运行平台,以风险感知、指挥调度、勤务模式等8大功能板块和38个实战模块、183个高频模型、56个功能点为抓手,实现派出所业务在工作台集中展示,民警采集录入、信息维护。

  同时,实施陇南公安大数据应用“陇上未来”培训计划,还孵化了具有陇南公安特色的一屏展、一件事、三张网、视频舱、情报舱等新应用,多维度拓展“实战实效”大数据应用生态。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