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合力继承的文化坚守与奉献——《张氏档案》捐献收藏部分资料选登

来源/ 中国甘肃网-民族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8-12 09:49:06

原标题:合力继承的文化坚守与奉献——《张氏档案》捐献收藏部分资料选登

本报记者 李萍 包蕾 李娟 马婷 通讯员 甄丽萍

7月19日,《张氏档案》捐献收藏仪式在州档案馆举行,这是将“张公家藏”又一次捐献国家、捐赠家乡的慷慨义举。

张质生(1878年—1958年),名建,字质生,号梅林居士,晚号退叟,书斋名退思堂,临夏市人,清末廪生,为临夏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早年从事地方私塾教育,中年入川,辛亥革命后回甘,任甘肃省临时议会秘书课长。后经邓隆举荐,入宁夏护军使马福祥军幕,历任副官长、绥远都统署参谋长、旋改任为北洋政府临时参政院参政。1926年,面对军阀混战、国事蜩螗的现实,他厌弃官场、辞官回甘,先定居兰州,后隐居临夏。其间,热心地方公益事业,联络桑梓绅耆募款赈灾,同地方人士议办兴华学校,为邑人称颂。1949年8月22日,与回族耆宿张乐山等人,率领各族各界人士及回汉群众,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大军入城,实现临夏和平解放,受到王震将军赞扬;同年10月被当选为临夏专署首届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11月,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当选为第一任副州长。

张质生擅长诗文,知名当世。著有《退思堂诗集》42卷,《退思堂文稿》16卷及《枹罕碧血》2卷。一生作诗近万首,被誉为“陇上陆游”。其诗用典精到、韵律工细,诗情高远典雅、襟怀开阔,大气磅礴、波澜壮阔,且能直面人生,贴近生活,同情饥弱,鞭笞腐恶,诗风直逼杜工部、陆放翁,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人民性。张质生之文,典雅渊博、雄浑奇崛,内容丰富、诸体兼备,既具史料写真又备传记艺术,文风效法司马迁、韩退之,填补了临夏民国断代史的空白,具有极高的近代文献价值。

张质生之子、“陇上名儒”张思温在家藏文物的管理、保护、捐赠中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贡献。1992年7月27日,作为甘肃省文史馆原副馆长的张思温及弟妹张思溥、张思贞3人,在兰州将其父的遗著、手稿、日记及笔记等个人档案史料,捐献给了家乡临夏,张思温也一同捐赠了自己多年收集整理的档案史料及个人著作。

此次捐赠的张质生遗著、手稿、日记及笔记等,是1899年至1957年59年间的档案,文稿400篇、诗词6000余首,涉及西北及华北等省区的人文地理、军事和文艺等多方面,是了解、研究这一阶段有关历史的珍贵资料。

张思温曾任临夏州政协委员,爱好文史,尤其在研究考证临夏地方金铭文字方面颇有成就。从50年代起寻访临夏金铭文字,著成《积石录》公开出版发行。他诗文造诣很高,是我省有名的诗词学家,数十年来作诗3000多首,辑成《如不及斋诗抄》。他多年来收藏的临夏地方人士明朝兵部尚书王竑、明朝进士朱家仕、马应龙,清朝进士张和、邓隆等著名人物的诗文,是当今临夏难得的珍贵作品,收藏的历史照片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亲朋好友及社会舆论,对张质生家族“前人的创造”后人文化传承、文化奉献的大义之举,都给予高度评价与热情赞颂!

陇上文史专家、学者赵忠先生曾撰文:“质生先生是一个著名收藏家,在北京任临时参政院参政时,不惜重金,倾其毕生积蓄,收藏了宋、元、明、清著名画家183人的作品402件,珍贵照片35帧。其中绘画219幅、书法作品184幅。书画中有敦煌石室唐人写经,宋元时期岳飞、赵孟頫、赵雍、吴仲圭、柯九思等人的作品;有明代唐寅、董其昌、蓝瑛、杨继盛、史可法等人的书画;有明末及清初的‘四王’及吴历、恽寿平绘画珍品和刘墉、翁方纲等人的书法作品。在清代10位皇帝中,拥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及慈禧太后等帝后的丹青和墨宝,亦有弘旿、奕訢、郎世宁等人的书画卷册。这些字画作品极为珍贵,有些确属国宝。同时,他购藏了珍贵图书5435册,大多是木刻善本书,有大部头的原刻本,有精工印制的宋版翻刻本。其中古代书籍4727册,近代书籍638册,图片、照片342张。1966年,由后人上交甘肃省图书馆保存。质生先生功莫大焉!在临夏这个边远之地,虽有鲁大昌、马步青之收藏,均不及张氏收藏之一二。”

此次张质生家藏的捐赠是第三次,1966年为首次(临夏——甘肃省图书馆)、1992年是第二次(兰州——临夏州档案馆)。一次次捐赠是张氏家族历经百年变迁,几代人勠力同心的文化自觉、合力继承的文化坚守、慨然仗义的文化奉献,体现了“文质相合济以学问,洁清自守造于高明”的风范节操。

对于这次捐赠,张质生孙婿丁世保说:“这次捐赠的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文化艺术价值,极大地丰富了我州档案资源,为我们研究临夏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临夏各界捐赠档案起到了示范作用。”张庸教授《自我话生平》记述:“1998年我请范振国何世英夫妇移驾兰州,在玉如公原住处,将质生公和玉如公著作及收藏的文史资料,除已捐献临夏州档案馆后的剩余部分及著作重抄本经两位主持,我打下手,至岁末奋战40多天,全部收集、整理、定册、编目、写序、装盒、上架,终于完成700余卷册,装100余卷盒,建立了《张氏档案》。”

《张氏档案》是临夏张质生家族百余年来,历经三代人所形成的家庭档案史料,其根据形成时间与类别,大致可归纳为三类:一类是兰州《张氏档案》总卷,是1998年11月,在兰州大教梁张思温居所整理、归类的张质生和张思温于1873年至1992年间所形成的档案史料,共669卷;一类是各家《张氏档案》分卷,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张庸负责牵头,张新铭等家人参与收集、归类、整理、分装,并由张引禄题签的《张氏档案》,计11分卷,由张氏后裔张庸、张中、张和、张平,张英、张陶、张明、张安、张芷,张新铭、张新武等各执一卷;还有一类是家藏《张氏档案》散件。

  目前,已将原存放于兰州的《张氏档案》运抵临夏州档案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