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羊皮筏上的成长记忆

来源/ 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4-08-13 09:13:05

王光辉

刘虎在他的《少年筏子客》里写道,黄河兰州段平日里看上去总像是一个悠闲的老者在云中漫步,淡定,慈祥,辽阔的胸襟似乎能承受世间的任何伤痛。

黄河是母亲河,刘虎却给了它一个父亲的形象。这也没错,对于兰州这个城市而言,黄河如父母一样赋予它内在的骨血和灵魂,又给了它外在的灵性和灵气。因为黄河,这个城市有历史也有性格,而这正是《少年筏子客》想要讲述的故事。

看刘虎的《少年筏子客》,你会觉得他一定亲历了黄河数百里的漂流,才能把黄河从兰州经宁夏到包头的每个河滩每个河湾每个漩涡,还有筏子客与黄河水生死相搏的每个时刻都写得那么惊心动魄,让人绷紧神经跟着他的文字去体会黄河的多重面孔。

看他写羊皮筏子进入大照壁那一段,“澎湃的河水在惊天动地的怒吼中张牙舞爪地扑向那堵在它前面的崖壁,撕扯,击打,撞击,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千层浪涛气势磅礴地涌向半空,反卷出层层叠叠的浪花。而悬崖面无表情,岿然不动地站立在原地”。在这样的惊天骇浪中,作者描写了一个十四岁的兰州少年在羊皮筏子上的成长。

黄河的形态无疑是变化多端的,在作者的笔下也是姿态万千的,一会儿它是“脾气暴躁,精力过剩、充满野性、喜欢狂想的青年,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都恨不能掀起惊天狂澜”;一会儿又是“志得意满、宁静淡泊的中年书生,哪怕是生死攸关的时刻,也难以夺去他的沉稳”。对于水流的描写也丰富多彩,在黑山峡那一段,“河面上翻腾着密集的浪花,让人怀疑有人在河底架了把火,把河水烧得沸腾了”。在河面上随波逐流的羊皮筏子,“不是进入了谷口,而是被一条巨大的舌头猛然一卷,咽到了肚子里”。这样生动的描绘,让人觉得作者就是一个在黄河里翻滚过的筏子客,他肯定水性极好。

基于文字所呈现的文学性,《少年筏子客》的故事十分吸引人。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处于大后方的兰州受到日本飞机轰炸,十四岁的主人公生子因此而成为众多失去父母和家园的孤儿之一。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加入以“石墩”为首的流浪孤儿群体,和他们一起讨饭;一是靠自己的毅力去谋生,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并成长。生子选择了后者,也选择了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

在历史上,羊皮筏子曾是黄河中上游这一特定区域才有的运输工具。在交通尚不发达的时期,它很长一段时间在甘宁青的黄河上充当着载人运货的角色。尤其是在昔日的兰州,羊皮筏子是沟通黄河两岸最便捷、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时过境迁,如今羊皮筏子成为需要保护性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旅游景点上,它仍然是让游客倍感新奇的旅游体验项目。

抗战这一时代背景,使得本书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抗战时期的时代主题是激昂的爱国主义,《少年筏子客》对这一主题的提炼,使得羊皮筏子走向了为抗战开辟新的交通路线的历史大舞台。一群筏子客从黄河转战嘉陵江,要把产自甘肃玉门的石油,通过羊皮筏子运送到重庆。石油是前线急需的战略物资,而敌机对交通路线的轰炸,使得沿嘉陵江顺流而下成为最安全快捷的通道。熟悉黄河水性的筏子客,在嘉陵江这一陌生水域里实现了精神境界的升华,他们不再是一群驾驭羊皮筏子谋生糊口的筏子客,而成为一群为抗日救亡而敢于牺牲的民族英雄。一样的激流险滩,一样的生死一线,而筏子客的职业意义此时由“家”而“国”,他们的形象顿时伟岸起来。通过一趟趟与嘉陵江搏斗的历程,主人公生子也完成了人生意义的追寻,踏上了抗日救亡的新征程。

《少年筏子客》的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据史载,1941年,兰州的筏子客王信臣用2000个羊皮囊,制作了5个大型羊皮筏子,用了两周时间,将数吨石油从广元沿嘉陵江运送至重庆,为抗日前线送去急需的战略物资。关于兰州羊皮筏子在抗战时期参与战略物资运输的历史,作者在书中写道:“1942年到1943年,这群来自黄河的汉子,每年至少在嘉陵江上航行八次。玉门平均每年所产石油约有七分之一都是由羊皮筏子运到重庆的。”

除此而外,《少年筏子客》所写的抗战时期日本飞机对兰州的轰炸,也是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1939年,日本飞机对兰州进行了多次轰炸,因为中国空军的奋勇抵抗,“兰州空战”的胜利成为鼓舞中国人民抗战斗志的大事件被载入史册。但轰炸给兰州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和损失。作者在书中这样写这段历史:“那两年,兰园、五泉山的普照寺、中山市场(当时兰州最大的综合市场)、兰州师范学校、绸铺街、西关什字等人口密集地区,大都遭到了日本人的野蛮轰炸,市政机关和工厂也是轰炸重点。侵略者轰炸时除了投放炸弹,还会投放大量的燃烧弹。每次轰炸,市区都会出现一片又一片的火海,火海之后,是一片焦枯的废墟。”

《少年筏子客》用文学的方式,复活了一段抗战时期的兰州历史。黄河在这个城市里平缓奔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像河水一样含蓄内敛。河面下有我们看不见的暗流涌动,兰州的历史也有我们不曾忘却的慷慨悲壮。《少年筏子客》写的是一个兰州少年的成长故事,反映的是兰州人沉淀在基因里的敢于搏击、积极上进的地域精神,还有如黄河水一样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

  (《少年筏子客》,刘虎著,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