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嘉峪关市文殊镇:红色领航激发动能 融合发展蒸蒸日上

来源/ 嘉峪关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8-16 16:58:04

原标题:文殊镇:红色领航激发动能 融合发展蒸蒸日上

中国甘肃网8月16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记者 杨佳)今年以来,文殊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为载体,以“红色领航·融合先锋”党建品牌为抓手,着力做好“提质、增效、创优”文章,全力推动基层党建更有质效,产业发展更加强劲,美丽乡村更显宜居,基层治理更富活力。

基层党建“质效双升”

党员教育管理从严从实。全面落实班子成员包村和党支部联系工作机制,加强农村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年老党员、务工党员4类党员管理,组织134名务工党员在东安社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对9名流动党员建立党组织书记“一对一”联系机制,对行动不便的30名年老体弱党员常态化开展“送学上门”,推动党员管理不失力度又不失温度。

集体经济实现倍增提速。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坚持以项目建设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精准落实团结村精细蔬菜种植基地、冯家沟村精细蔬菜基地、河口村庭院经济、塔湾村农耕文化研学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今年村集体纯收入预计可达130余万元。特别是文殊村、冯家沟、石桥村等产业薄弱村实现了不足万元到15万元以上的转变,推动集体经济由“破零消薄”向“倍增提质”转变。

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细碎薄田化零为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完成土地平整8096亩,修建渠道45公里,铺设机耕路24.9公里,逐步解决土地“小散碎”问题,基本实现“一户一块田”。推动土地从散户向村集体集中流转,2023年村集体流转2600亩,土地流转租金由每亩400元左右上涨到600—1000元,为同步配套产业项目打下基础,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特色产业村村开花。按照“休闲农业”发展定位,文殊镇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林果、都市休闲、精细果蔬、高效制种等优势产业,高标准完成团结村、冯家沟村精细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新建温室大棚125座,实施河口村庭院经济试点项目和塔湾村农耕文化研学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进一步丰富休闲农业发展业态。

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外引内育相结合,开发“劳动教育+农耕文化+农特产品”研学模式,引进嘉峪关鑫梦湾无动力亲子乐园,打造云野轻奢露营基地,创新探索围炉煮茶、休闲采摘、林下露营等乡村旅游新模式。积极推进“周末经济”“节会经济”,节会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354万人次,实现收入149.83万元。

乡村建设“华丽蝶变”

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实施基层政权“五小”工程,建成集职工餐厅、宿舍、文体活动室为一体的综合楼,基层干部办公、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实施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改造项目,解决部分老年人吃饭问题,切实改善居家养老条件,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实施文殊镇道路亮化提升改造项目,在S305沿线、X301线和村组连接道路架设太阳能路灯620盏,实施农村综合改革村级公益事业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田家沙河防洪治理、农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等项目,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环境面貌显著提升。以“和美乡村”建设为目标,完成乡村建设示范镇、示范村、石桥村美丽宜居村庄等项目建设。实施文殊镇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在河口村五组、六组、七组前路栽植西梅、山楂等1472棵,落实“周小评、月大考、季通报”制度,打造精致整洁的乡村形象。

基层治理“共治共享”

“多维网格”聚合力。全面落实“1+3+M+X”力量,将148名工作人员下沉到43个网格,强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诉即办”,积极做好“警调”“诉调”“矛调”对接工作,健全“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37起,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

“智慧平台”提智力。聚焦镇村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重的难点,针对农村困难群体、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多,公共区域职责分散、日常管护难度大等问题,联合电信公司建设乡村治理云平台,在河口村试点开展“红黄蓝”人群监管工作,在塔湾村试点开展公共区域电子化预警系统,推动乡村实现精细化治理。

  “善治密码”强动力。聚焦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难点,实施“议约互促”“德润乡风”“美丽乡村”行动,规范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做实做细“五会一规”,让村干部清清白白、老百姓明明白白。积极探索推行“干部讲法讲政策、群众说事说心声、大事要事民主协商”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种力量解决矛盾纠纷,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