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喜迎药博会|岷县“宝藏百草园”,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来源/ 定西融媒 作者/ 时间/2024-08-19 16:46:04

一园绿意,纵情生长。

初秋时节,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的药圃园里,花开如潮,满目缤纷。漫步基地,当归、黄芪、党参等多种道地药材郁郁葱葱,微风过处,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药香,几名药农正在期间锄草管护。

图片

位于岷县寺沟镇立珠村的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崔桓 摄

该院产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郭增祥望着眼前的当归苗喜上眉梢。“基地现有中药材168种。我们主要开展以‘岷归’为主的道地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及试验示范工作。”郭增祥介绍,当归比较娇贵,一年长籽、次年育苗、再年成药、三年哺育,种植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抽薹减产,研究院便围绕当归等中药材倒茬、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助推药材提质增效。

图片

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郭增祥向记者展示当归籽。陈昕 摄

岷县素有“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美誉,高寒阴湿的生态气候环境,孕育了当归、黄芪、党参等310种优质中药材,尤以“岷归”质量最佳、含量丰富、产量最大、销量最广而驰名中外,在中药配方中有“十方九归”之说,是全国著名的道地药材主产区。

平均海拔2550米,平均气温5.9℃,占地面积2000多亩的岷县当归研究院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药仓”,是千年药乡的“百草园”,也是一座“活”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记者看到,药圃园里,每种药材的标识牌上详细标注各品种植物名称、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等信息,让人对“土味”十足的中草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图片

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的药材标识牌。陈昕 摄

这片示范基地,承担着良种选育的重任。“我们把多种中药材集中在这里生长繁育,然后把最优质的种苗推向各个适宜种植的地方。”郭增祥坦言,中药材种苗繁育只是第一步,从试验田走向大田,转化为药农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才是实现中药材健康持久发展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这里重点开展野生当归、岷贝、淫羊藿等野生中药材品种保护驯化、仿野生栽培、繁育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种植示范,进一步完善总结当归种子、种苗繁育技术,为广大药农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当归种子种苗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归植株抽薹现象一直是制约当归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怎样才能有效控制?“我们通过薄层检测法对当归地上部分抽薹植株的有效成分检测提取,从而利用它。”该研究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王新建说。

图片

近日,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33项农残检测。陈昕 摄

建立中药材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安全使用服务体系、有效成份检测提取、实现研究成果与产品开发的有效转化……在这里,人们给中药材做着“全身体检”,也探寻着中药材更好服务人类的“密码”,为发展壮大全县中药材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岷县当归研究院已研发出以当归为主的深加工产品10余个,申报发明专利5项,累计引进野生品种和外地品种160多种,保护驯化的有70多种,大田推广50多种。

这里,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体系与专业的技术人才共同构建了一个绿色的“生态宝库”。在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使命下,基地不断创新生态种植技术,力求在确保药材品质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数据显示,全县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5个1.17万亩,示范带动全县建设种子种苗繁育面积达6.6万亩;中药材良种普及率达到75%以上,种子种苗供应比例达到60%以上。

“近年来,岷县坚持以‘道地、绿色、生态’为核心,以全产业链开发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狠抓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三大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优质种子种苗生产、道地药材绿色种植和精深加工等工作有序推进,促进了中药农业、中药加工业和中药服务业融合发展。”岷县中医药产业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图片

位于岷县寺沟镇立珠村的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似一张大“绿毯”。崔桓 摄

目前,全县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68万亩以上,建设绿色标准化示范片带3个3.6万亩,建设500亩以上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60个以上,面积达30万亩以上。如今,以“岷归”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岷县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昕 崔桓 张含华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