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打造中西部高教改革先行先试样板
“重走长征路 砥砺强国志”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现场。尹晓军摄
2020年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三条沟小学师生搬进新校园。甘肃省教育厅供图
2024年甘肃农业大学举办双选会现场。尹晓军摄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抢抓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重大机遇,全面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建设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为牵引,以省属高校一流学科突破工程为突破口,积极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全面推动高等教育从量变向质变跃升。
发布“兰州倡议”
高等教育迎来新发展机遇
2022年5月,教育部批复在甘肃设立国家第一个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2023年6月,甘肃承办教育部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暨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发出了“兰州倡议”,并与教育部签署部省战略合作协议。
“‘兰州倡议’为中西部高校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说。
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出台的《关于加快普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统领,制定出台“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甘肃省高校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高校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行动方案”等一揽子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了完备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机制。
在此基础上,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也随之而来——
2023年11月,甘肃在全国率先召开全省高校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会,为高等教育对标一流、跳起摸高、追赶进位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同时,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产业研究院、建成18个省级产业研究院,261名高校青年博士、教师赴168家企业和园区开展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实现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创新实施“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教学互评、资源互享、学位互授”行动。目前,已有124门次一流课程在甘肃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内开放课程互选,省内20所本科高校的13.2万余名学生参与选课学习。
加快“四新”建设,在全国率先实施新文科建设“十项行动”。大力推进“双万计划”,全省高校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达到182个、306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6门,建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30门。
实施沿黄九省区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签署省部共建高校协议10个、省校合作协议11个、省际合作协议8个、对口支援协议31个,全省本科高校实现全覆盖,形成“多对一”“一对多”组团发展新模式和可持续的自我“造血”机制……
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一核三带”发展格局,积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从自身发展的“小逻辑”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转变。
“我们要办强办精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提升省内高校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珍说,鼓励支持各高校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和优势特色,有针对性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向内涵、从量变向质变“跃升”,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持续打好“城校共生、校企共生”特色牌。
突出质量强内涵
打造先行先试甘肃新样板
苜蓿是集饲用、食用和药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植物,对磷素、氮素的需求量较大,但肥料的投入不仅增加种植成本,长期大量使用也给土壤可持续利用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曾经“卡脖子”问题,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姚拓教授团队的努力下得以攻克,目前,该团队成功研发出6种适用于天然草地“物源调控”的微生物菌剂产品。
成绩的背后正是甘肃高等教育加强系统设计、精心谋篇布局、整体性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生动实践。
甘肃省持续推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发展,建设省级一流学科64个、省级重点学科214个,建设4个国家级、9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构建“校—省—国家”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机制。
甘肃是简牍大省,百余年间这里共出土简牍6万5千余枚。借助比较优势和甘肃丰富的简牍资源,西北师范大学正按照全省统筹部署,加快简牍学一流学科建设,不断破译和传播深藏于简牍中的“文化密码”。
兰州理工大学依托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发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着力打造科研实力雄厚的创新平台,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该实验室副主任喇培清介绍,他们围绕高端装备先进制造,形成天然气储罐、核燃料组件、航空发动机用关键零部件的先进焊接、智能化无损检测以及修复的关键技术。其中,研发的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内罐智能焊接方法及焊接过程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6万立方以上LNG大型储罐内罐建造的自动化焊接。
甘肃奋力在打造集群发展共同体、塑造集群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急速攀升。2022年有12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数量超历史总和;2023年,全省高校立项国家自然和社科基金项目、省哲社项目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67%、93.7%、84.8%;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甘肃省分赛参赛项目突破7万项。
深度融合促创新
产学研用服务地方发展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字信号处理与软件无线电研究所所长严天峰教授团队通过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等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复原甘肃松山新边索桥堡、三眼井堡、永泰龟城三个最具特点的古代堡寨。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在国家文化遗产参数化全景数字复原上的空白,并由此扩展到工业、工程等多个领域。
严天峰团队致力于突破通信和监测领域的一系列“卡脖子”技术,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能源、通信等领域,先后获得包括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0余项。
“技术理论研究在学校,技术创新应用在企业,我们与企业的需求深度耦合。”该学院院长闫光辉介绍说,通过联合创新、企业混改等多种模式,探索推进“产学研用”深度结合,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创新活力。
如今,高校资源汇聚,孵化载体活力迸发。2023年1月,甘肃省校企共生融合发展创新港正式揭牌,集聚优势,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社会资本聚焦甘肃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研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打造“科研攻关、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高水平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的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攻克缪子应用的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国内首台套可产业化的缪子成像系统,成功将其应用于大型文物遗址的无损检测和内部密度结构成像及矿藏勘探领域,并在基础设施、冰川监测等多个领域进行拓展;甘肃农业大学依托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提升干旱生境作物抗逆性、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高质高效生产为主攻方向,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农牧民增收致富“双丰收”……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上,甘肃高校的“智囊”作用日益凸显,“双一流”建设成果丰硕,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能化、材料、医药、生态等基础领域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成为全省自主创新主力军和打造“国之重器”的主阵地。
东方风来,万象更新。“我们将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聚焦打造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助推教育现代化实验区、高等研究院和产业研究院等‘三区一院’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奋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张国珍表示。(尹晓军 秦煜世 马生骏)
来源:甘肃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