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从一首古诗中走来的西巩驿

来源/ 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4-09-09 22:40:39

古诗里的西巩驿

村烟远矗方炊晓,‌社鼓争鸣欲赛秋。

‌禾黍登场农事毕,‌山家应是百无忧。

这是一首写于1506年的绝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506年正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继位的第二年,即明正德元年。

这一年,出生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的彭泽,从兰州前往京城路过定西时写下了这首《西巩道中》。

彭泽是明朝中期时大臣,曾官至兵部尚书。为官清廉,不徇私情,为人忠义,孝敬父母。

说到彭泽的孝敬父母,这里啰嗦两句:

一是母亲去世后,为母亲守孝两年多;

二是任徽州知府期间,因为嫁女儿置办了一些漆器送到家里,结果惹怒了父亲,父亲一把火烧掉器物,步行到徽州。彭泽惊喜父亲地到来连忙出外迎接,并示意手下的人背父亲的行李,结果父亲没有顾忌此时已经四十岁的彭泽,怒骂道,我背了它几千里,你就不能背几步路吗?非但如此,到了堂下,父亲又把彭泽暴打了一顿之后,背起行李径直走了。

此后,彭泽任职中约束自己的品行,成为知百姓冷暖疾苦、不徇私枉法的一代清官。

这首《西巩道中》,正是彭泽为父亲守丧期满后的第二年即1506年赴京路过安定区西巩驿时所写。

诗中描写的西巩驿正是一派秋收后的悠闲惬意场景:农事完毕,百姓无忧,晨烟袅袅中,鼓乐争鸣,一场丰收后的农事庆祝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呈现出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安居乐业的诗意生活。

西巩驿的前世

西巩驿的名称,并不是一次得来,前有“西巩”二字之后才有“驿”,而且“西巩”和“驿”合成“西巩驿”时,经历了北宋、南宋、辽、西夏、金等朝代,元时才有了“西巩驿”这个名称。

元朝以前谓之“西巩”。而“西巩”最早的称谓始于北宋,记录在史的时间则是南宋,可见于南宋官员、史学家、诗人李焘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引用北宋官员范育的话说:

“臣又闻:结珠龙川,西人语谓十八为“结珠”,谓“谷”为“龙”’,盖言诸谷共凑一川耳。”

这句话大意是说,臣听说过结珠龙川,西夏人(党项族)的话语中,称十八为“结珠”,称“谷”为“龙”,大概就是说十八条谷凑成了一条川。

因此,西巩驿最早的名字,是西夏党项族人命名的结珠龙。

那么,“西巩”二字又是缘何而来?

元祐初年(1086年),朝廷打算放弃质孤(今榆中县来紫堡一带)、胜如(今夏官营一带)两堡。范育争辩说,这两堡有关兰州的安危,一旦放弃,兰州就有危险,而兰州危险,那么熙河(今临洮及周边)也就有了危险。

熙河者,是北宋政权与西夏对峙的边防重地。是时,北宋政府将临洮(时称武胜)与现在的临夏(时称河州)、临潭(时称洮州)和岷县(时称岷州)并称熙州,与陇西(时称通远军)一起设置熙河路。

因此,一旦放弃质孤、胜如两堡,不仅危及熙州,而且李诺平(今榆中定远一带)、汝遮川(今巉口一带,又称安西城)也就不保,西夏人会长驱而入,不但侵占收回不久的定西城,使兰州陷入孤城,而且使陇西遭受战争的祸乱,从而使北宋的边境不保。

于是,在1092年之后,北宋在这里修建城堡,取西夏已被宋巩固所制,故名西巩。是以西巩之名由此而来。而西夏人所称的结珠龙反倒被忘却并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

由此看来,西巩的名称,已将近千年,可谓历史悠久。

西巩驿的后世

自1092年之后,西巩和安西城(今巉口境内,又称汝遮城)、平西城(今鲁家沟境内)一起成为北宋经略定西、兰州并与和西夏对峙的一处边防战略要地。

近千年后的今天,安西城、平西城均已坍塌消失在岁月的风尘中,仅剩遗址可循。而西巩驿依然紧随历史的车轮向前。

1286年,元帝国为了经略西部,沿途建立站赤(即驿站),在西巩设立了驿站,于是,就有了西巩驿,并与延寿驿、称钩驿形成通往兰州的东西驿道,自此之后,西巩驿便成为元明清时期,西安到兰州乃至河西走廊以西地区的必经之路。

如果说元朝时西巩驿驿站开通的话,那么后来的明清时期,则是这个古道驿站的繁盛时期。

明朝时,西巩驿的繁荣从本文开篇的那首诗中可见,庄稼喜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农事丰富多彩,一派欢乐祥和景象。

此时,西巩城池保存仍然完好。据恽应翼撰《万历新修安定县志》县境图,有东西二城门,并绘有城楼。古城南北宽20米,东西长240米,夯层11—22厘米,最高处12米。

从明朝开始,西巩驿不仅是朝廷官员南来北往打尖休息换乘车马及传达皇帝旨意和边城情报的驿站,还成为运送朝廷贡品及军需物资的递运所,并设有驿丞和典吏。

在清朝顺治时,驿站有有马42匹,夫23名,递运所夫4名,当时邮驿频繁,配备人员马匹较多。据安维峻纂《甘肃全省新通志·建置志·驿递》载,清中晚期安定县四驿(西巩、通安、延寿、称钩)各驿共安马226匹、夫113名、一岁共支工料外务站价等银8,395两9钱,额设铺司74名。时安定四驿站为陇上十分繁忙之中转站。

由于西巩驿地处内地通往兰州和西部的交通要道,不论是商旅行人,还是使者兵马,都从这里经过,这使位于黄土沟壑之间的这个古堡驿站,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步前行。

西巩驿的今生

西巩驿地处定西城东70里处。中间的青岚山将西巩驿和定西城隔在东西两边,西巩驿川从东边的山脚下向东伸开,与会宁县的鸡儿嘴相连。

其实,历史上提到的西巩驿川,应该是青岚山下的王公桥到花沟之间的一整块。南边原来是西巩驿河(又称马花沟)的主河道,后来,在南河和西巩驿之间的河道上人工筑起了一个坝,使西巩驿河的水在西巩驿镇东约四五百米处由东流改为北流,然后注入北边从葛家岔、新集方向而来的河沟向东而去。自此,西巩驿川被一分为二,王公桥到西巩驿镇为一块,姑且称之为西巩驿川,马花沟到花沟为一块,称为花沟川,花沟东岸的南坪到会宁鸡儿嘴又是一块,称作营房川。

在312国道没有修通时,从会宁方向走西巩驿,要过黑菜子河沟、花沟、马花沟几条沟,312国道开通后,横跨河沟的大桥将西巩驿川又串了起来,看起来便成了一道川。

因此,不论岁月如何变换,兜兜转转川还是那道川,地还是那块地。

而史书中所述的“结珠龙”即十八条沟,依然镶嵌在这片土地上,如宋家沟、任川河、刘家沟、高家沟、曹家岔、车路沟、孙家沟、李家沟、花沟、胡麻沟、何家沟等等,千百年来无论怎样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

西巩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古镇,在战争中诞生,在历史中传承。

自北宋以来,经元明清三个王朝帝国,不论是经济贸易方面还是战略防务方面,都担负着重要的换乘、传递和运输功能,特别是明朝时期,更是通往九边重镇之一固原镇的重要驿站。可以说见证了历史风云的变化和王朝帝国的兴衰。

  今天,很多古驿站闲置颓废、荒芜沉没时,西巩驿却焕发出新的活力。因为312国道、平定高速、青兰高速从此而过, 肩负起新的历史时期的重任,成为东来西去的客商旅人驻足停留、换乘休息的地方。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