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年耕耘 不毛之地变千亩良田 张怀军夫妇永登县大同镇王家坪村开荒垦地结硕果
张怀军夫妇种植的1600多亩农作物即将成熟
走进永登县大同镇王家坪村,远处的山貌虽有几处绿意,但砂石裸露,山体上的沟壑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道道伤疤。然而,就是在这看似毫无希望的环境中,张怀军夫妇用双手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让不毛之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不仅仅是一块土地的蜕变,更是一段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历程,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壮丽画卷。
荒山深处 有一处世外桃源
早有耳闻,永登县大同镇王家坪村的不毛之地有一处绿洲,犹如世外桃源。为了寻找这处世外桃源,8月14日,记者驱车前往。
从312国道拐进跌马沟,远处的荒山尽现眼前。继续前行,村落减少,随之农田也减少,荒山上的沟壑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道道伤疤。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了近半个小时后,记者目之所及仍是荒凉的山坡,偶有几处绿色,但看不到任何世外桃源的迹象。
就在记者心灰意冷时,在一处垭口,几棵树木映入眼帘。过了垭口,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绿油油的农田和五彩斑斓的花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在这里,记者听到鸡鸣声和犬吠声此起彼伏,鱼塘在蓝天下像一面镜子,不时泛起涟漪。这一切让人不禁感叹,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和人类智慧的结晶,这里的确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外桃源。
8年耕耘 贫瘠之地变成良田美池
在农田一角,记者见到了张怀军夫妇,他们正在田里干活。“到山里务农,也是源于农村情结。”张怀军说,他爷爷曾插队到王家坪村工作,爷爷常说,农村是他们的根。爷爷去世后,按照老人的遗愿,他在王家坪村附近给爷爷找了一块墓地。
回到兰州后,爷爷生前说过的话在张怀军脑海中时时浮现。于是,他有了继续做爷爷没有做完的事情的想法。那几年,他正好干个体,手里也有几个闲钱,便来到王家坪务农。当时这里全是荒山,村民们完全靠天吃饭,雨水多一点还好,若一年里雨水少,几乎是颗粒无收。爷爷对如此贫瘠的土地念念不忘,为了完成爷爷的遗愿,他开垦平整土地,研究土地的特质,探索最佳种植方式。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劳作后,他终于摸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然而,再好的种植模式,缺水就等于一事无成。为了灌溉农田,他四处奔走,农田改良、通路、通水、通电,总耗资600万元。如今,水、电、路全通到了这里,两个1万立方米的鱼池也建成了。基础设施建好了,他又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以及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理念,这片土地逐渐恢复了生机。
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贫瘠之地变成了良田美池。绿色的玉米穗在阳光下摇曳生姿,谷香四溢。张怀军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他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1600多亩农作物即将成熟,张怀军心头百感交集。8年的时间,从荒芜之地到良田千亩,张怀军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展望未来,张怀军说,他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桑杰才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