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泉置遗址
游客在景区栈道参观。
麻守仕
“敦煌郡,户万一千二百……县六: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汉书·地理志》曾这样记载道。
根据汉简记载,悬泉置是效谷县下辖的一处邮驿机构。敦煌郡当时有“厩置九所”,悬泉置当属其一。
对悬泉置的最初了解,是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得知是汉代的一个邮驿。后来因工作出差,去敦煌市博物馆参观,看到悬泉置复原沙盘模型,心想找机会要去现场看看。前不久看了纪录片《简牍探中华》之《悬泉汉简》,从这部纪录片中更加详细地了解到,悬泉置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座规模较大的官方驿站,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驿站遗址于1987年首次发现,199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并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驿站机构。2014年6月,“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悬泉置遗址作为其中唯一的驿站遗址入选其中。悬泉置不但留下了过往的历史足迹,而且还保存着众多过客衣、食、住、行的原始凭证。看到这里,向来对于历史、古城、遗址饶有兴趣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要去一睹“芳容”。
九月,秋高气爽,相邀好友一同前往探访悬泉置遗址。车在路上飞驰,车窗外,远处淡蓝的天空明亮干净。大约行驶了1小时,车行驶至甜水井后掉头拐向黝黑的三危山,当悬泉置遗址渐渐逼近时,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令人穿越千年。
下车步行,当年气势恢宏的建筑物虽不复存在,但地面上的建筑轮廓以及职能机构被标注得很清晰。站在三危山新修建的观景台鸟瞰,悬泉置的风貌便一览无余。当时悬泉置南依三危山余脉火焰山,北临甜水井绿洲,是东西交往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据记载,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首开其道,同时列四郡、据两关、修长城、设驿置,丝绸之路由此兴起,至东汉中后期形成了“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临西海以望大秦,拒玉门、阳关者四万余里,靡不周尽”的巨大规模。
眼前这片遗址历经西汉、东汉乃至魏晋时期,前后延续了近400年之久,使用时间之长真是令人感叹。
为了解到更全面详细的知识,我们请来讲解员一同前往。讲解员介绍道,这里自汉武帝挫败匈奴后,除了中原疆域外,西域还有乌孙国等30多国,由于通往京城长安路途遥远,人烟稀少,又缺乏食物补给。为克服这些困难,同时为便利同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沟通,促进共同繁荣,及时传达政令,西汉除设立了河西四郡外,又设置了大小多处邮驿设施,悬泉置便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走进遗址,从遗址西北处正在复原修建的“新悬泉置”来看,悬泉置是一座方形小城堡,正门朝东,四周为长约50米的高大城墙,东北、西南角各设突出坞体的角楼。坞墙系用土坯垒砌而成。坞内依西壁、北壁建有不同时期的土坯墙体平房,为住宿区;东、北侧为办公区房舍;西南角、北部有马厩3间;坞外西南部建有一组长约50米,呈南北向的马厩3间。高耸的院墙,廊檐飞翘的建筑,尽显悬泉置作为汉代规格最高官方驿站的威严。
悬泉置的出土缘何引得考古界如此关注呢?据解说员介绍,悬泉置出土的20多张写有汉文墨迹的麻质纸,目前已被考定为汉纸。这一发现把我国纸张发明的时间上推了近一个世纪,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纸张。
这还远远不够,悬泉置出土的汉简,不但数量惊人,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出土文物中,以简牍文书、帛书、纸质文书、丝织品、农作物及家畜骨骼最重要,亦最有特征,是丝绸之路文化的实物证据。其中传置机关的财产会计簿、邮驿信件会计簿、粮食供应会计簿、机关人员编制登记簿、过往人员登记簿等,真实地反映了汉王朝邮驿制度的全貌。特别是两汉朝廷官员、使者和西域诸国国王、贵人、使者、使团及客商过往悬泉置的记录,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丝绸之路的盛况。
据记载,汉代甘肃地区军政事务繁杂,又处于丝绸之路东段交通孔道,邮驿更为繁忙。由西域各国来汉的王侯、使节或商贸人员,各级出使西域人员和公务出行者,就在馆舍中食宿,通过馆中的车马送到下一个驿站。政府和军队的公文信件奏报,由驿站派人沿着驿路一站一站地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很难想象在2000多年前的大汉王朝竟然有堪比现代物流业的邮驿网络,这些分散在各地的置、亭和邮构成了汉王朝版图上一个个清晰的通信点,错杂地形成庞大的通信网络。
如今,透过这些活着的文物遗产,不难想象当年丝绸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繁荣景象。
走出悬泉置遗址,抬头仰望峰岩突兀的三危山,不禁让人顿生疑惑,为什么古人要选择在这寸草不生的火焰山下修建规模如此宏大的驿站呢?为什么这个“置”叫“悬泉”呢?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东南方向时,答案便一目了然。从东向西绵延亘古的三危山是悬泉置厚实的靠山,但在遗址东南数百米处,背靠的三危山脉竟有一道幽深的大峡谷,顺着峡谷上溯而行不久,随着绿色植物群落的增多,竟会遇到一股涓涓细流在山谷蜿蜒穿行。行至水穷处,但见几股泉水从巨石峭壁间溢出。泉水哗啦啦悬空入潭,故此泉得名“悬泉”。听讲解员说,这还得益于汉将军李广利“刺石成泉”的壮举。
传说在汉武帝时期,被称为“贰师将军”的李广利西征大宛取得大胜班师回京,途经敦煌时,天气炎热,人困马乏,携带的水早已喝完,战士们体力不支纷纷倒在戈壁滩上。而荒山周围一直找不到水源,李广利心急如焚,决定亲自去找水。他来到南面山中,发现山是秃山,寸草不生,谷是干谷,滴水不见,走进山谷时却被迎面的悬崖挡住了去路,崖上还刻有“滴水石”。李广利见此不由怒发冲冠, 拍打着山石说:“滴水石,不见水,戏弄行人,徒有其名,毁我三军,留它何用?”于是便拔剑上前奋力一劈,瞬间青石抖动,火花四迸;第二剑劈下去, 四周黄沙四起,天昏地暗;第三剑刺进去, 顿时岩石开口,一股清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涌出。战士们欢腾雀跃,争相痛饮。李广利将军开凿的悬泉水成为百里无人区内的生命之源,延续着沙漠里生命的希望。为纪念李广利将军,当地的人们便将此泉命名为“贰师泉”,也就是后来的“悬泉”,又在旁边修建了一座贰师庙,庙里供奉李广利像,并在此设置了驿站,供过往军队、使者歇息。
可别小看了这几股泉水,数千年来从未干涸,在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的今天,悬泉水在丰盈的季节,落入幽潭后仍然会满溢成溪流流出峡谷口,蜿蜒地在戈壁滩与悬泉置遗址深情地对望。在两千多年前,悬泉出水量或许会更大,不但为守护驿站的官兵提供了生活保障,更蜿蜒曲折地滋润着悬泉置周边的大片草地。每当一轮朝阳升起,广袤无垠的绿色草原,欢歌笑语婉转前行的溪流,以及悠闲流动的良马群共同勾勒出属于悬泉置的图腾。
如今,每到夏秋两季,还是会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在参观完悬泉置遗址后,都会不约而同地向悬泉峡谷进发,峡谷里怡人的自然风光会让人流连忘返。沿着栈道徒步走进峡谷,但见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峡谷低洼处高大胡杨、红柳、芦苇等野生植物枝繁叶茂,纵横交错,郁郁葱葱,遮阳蔽日,让人举步维艰。更让人惊喜的是,在这些高大植物的脚下,竟然还隐藏着更为珍贵的野生植物,比如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胀果甘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罗布麻、沙拐枣、霸王以及中麻黄等,这些野生植物大都缀着艳丽的花朵,向远道而来的客人尽情展示着各自的妩媚。
我们来到悬泉脚下,峭壁石缝里正在渗出汩汩的泉水,泉水沿着巨石上的绿藻等附着物倾泻而下,在地面低洼处形成一处硕大的绿潭,潭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绿潭的周围是碧绿的野草,隐没了远行的溪流。潺潺溪水低吟浅唱,不绝于耳,仿佛在向过往的游客缓缓诉说着这里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