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跨越60载的“绿色接力”

来源/ 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4-09-11 08:46:03

石门沟村绿地向四周延伸。本文图片均由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沙地中的树木逐年增多。

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

秋日,站在兰州新区秦川镇石门沟村山顶远望,三个因林地而形成的“绿圈”映入眼帘,这是石门沟村干部群众跨越63年接力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的成果。

石门沟村位于腾格里沙漠中南端,砂石土遍地。63年前,这里地表裸露、水源奇缺、沙化严重,是靠天吃饭的穷山沟。

昔日穷山沟,今朝换新颜,得益于始于1961年的一场植树播绿、防沙治沙行动。

63年来,石门沟村干部群众将“绿色接力棒”代代相传,累计种树200余万株。

如今的石门沟村,3500亩荒山披绿衣,青山结硕果。

从一棵白杨树到千亩林带

20世纪60年代,石门沟村受到腾格里沙漠南侵的影响,狂沙肆虐,掩埋了村道,隔绝了村庄,破坏了庄稼。

“曾经,石门沟村仅有一棵白杨树。”时任石门沟村文书的芦临龙老人,至今仍记得当时的景象。

为改变恶劣的自然条件,时任第一任石门沟村党支部书记的张耀林,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开启了防沙治沙的漫漫征程。

芦临龙回忆,张耀林带领支部一班人,从沙地育苗开始,让大西北常见的榆树在石门沟村扎了根。

然而,在干旱少雨的石门沟村,吃水都紧巴巴的,浇水更是难题。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张耀林带领大家伙儿打百眼串井。芦临龙利用自己学到的测量、计标知识担任了技术助理,每隔70米打一口井,其中最浅的井4.5米,最深的15米。大家在井下苦干3个多月,足足打了100个眼,长达5000米左右,才将一股清泉从上川镇五联村引到石门沟村,浇灌了800余亩林地和农田。

20世纪70年代末期,时任石门沟村党支部书记的魏志安从张耀林手里接过“绿色接力棒”,积极争取小流域治理专项资金,用以扩大防护林种植面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石门沟村形成了一条1600亩的绿色林带。

“要让树木的根越扎越深”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片防护林逐渐长成,石门沟村沙地治理初见成效。继任石门沟村党支部书记的王仁泰深感护林责任重大,在兴办乡镇企业的热潮中,他给乡镇企业家们制定了一条硬杠杠:“在石门沟村办厂,首要条件是不能损害任何一棵树,还要认领植树任务!”

在他的坚持下,林业管护工作成效显著。

王仁泰在防护林管理方面的态度,王孝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世纪90年代,从王仁泰手里接过“绿色接力棒”的王孝忠,成为第四代石门沟村治沙代表。

“这些树来之不易,一定要管护好!”今年68岁的王孝忠说,“当时的想法就是,要让树木的根越扎越深,让绿色年复一年长存。”

随着林场面积不断增大,怎样管护、管护费用从哪来?

王孝忠鼓励支持乡亲们建成水果新品种试验园,推动石门沟村林业集约化经营,提高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在做好防护林管护工作的同时,石门沟认真规划道路设施,在路旁渠旁留足林网用地,形成了纵横成带的田间林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干部群众的坚守下,成片的生态林起到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石门沟村风沙小了,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青山绿了 腰包鼓了

“老一辈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才换来如今的生态屏障,保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青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任石门沟村党支部书记魏万元是一位90后,他深知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老一辈们让石门沟村绿了起来,我们要让它在绿的基础上美起来。”在魏万元的带领下,石门沟村种起了松树、杏树、沙枣树等经济作物和观赏性植物,以山杏、山楂等为代表的果园经济开始兴起。

近两年,魏万元带领大家开始在“兴绿生金”上做文章,探索如何从沙地资源中获取经济效益。

依托独特的沙地优势和林地优势,石门沟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户外研学、越野拉力、房车露营等文旅项目在这里落地,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

魏万元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从1961年到2024年,从一棵树到一条条林带,从播绿、护绿到兴绿,一代接一代,一棒传一棒。如今,石门沟村绿化面积达到3500多亩,沙地后退近5公里,造林平均成活率从过去的40%提升到现在的80%至90%,树种丰富度和植被稳定性明显提高,已成为兰州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李怡青)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