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七届马家窑文化节9月26日开幕 洮河彩陶和光 文明互鉴共享
中国甘肃网9月13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赵鑫远)9月12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七届马家窑文化节新闻发布会获悉,9月26日,以“彩陶和光·文明互鉴·融合共享”为主题的第七届马家窑文化节将在定西市临洮县开幕。
今年是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也是马家窑遗址考古发掘10周年。本届马家窑文化节包括开幕式、黄河文化旅游带宣传推广联盟大会、首届洮河流域文化旅游联盟大会、学术报告会、寻觅马家窑·探源彩陶路五大板块,设置了马家窑彩陶百幅书画作品展、洮河文化精品书画展,出版发行《甘肃考古记》《马家窑文化出土彩陶图集》等书籍,同时还与南京博物院、青海柳湾博物馆、瑞典远东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联动,进行四地联展,促进文化交流互动。通过深度挖掘马家窑文化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商业价值,打造马家窑文化品牌及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旅融合事业高质量发展。
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于临洮县马家窑而得名,以陇中大地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彩陶文化圈,是迄今为止甘肃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2014年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在马家窑遗址、寺洼遗址进行了10年的考古工作。其中,2014年至2017年,对马家窑遗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近2000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诸多遗迹、遗物,并采集了大量自然科学样品,主要是马家窑文化早期马家窑类型的早期聚落,有房子、大灰沟、窑、窖穴等。从2018年至今,对寺洼进行了六次的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近2500平方米,清理出土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并采集了大量的自然科学样品,主要发现包括寺洼时期的墓葬,以及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时期、半山时期的遗存,尤其是半山时期聚落址。经过近十年的考古发掘,共发现早期壕沟、房址、窑址等遗迹遗存94处,收集陶器、石器、骨器等人工遗物样本60多万件。
通过对马家窑遗址、寺洼遗址近10年的考古工作,大大促进了马家窑遗址、寺洼遗址的保护、开发及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对探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的早期文明化进程及模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