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临洮县上营乡:特色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来源/ 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4-09-26 12:09:09

进入秋季的上营乡,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中药材、马铃薯、蔬菜、百合四大产业正以蓬勃之姿,绽放出璀璨光芒,绿色标准化生产,如同神奇的魔法棒,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

 以药谋“财”的发展之道

中药材,那是大自然赐予乡村的瑰宝。通过标准化的种植流程,从育苗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药材的品质纯正,药效显著。标准化激发了中药材产业的无限潜力,让古老的草药在现代医学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当归,因条形好、药性成分高,当归售价较高,根本不愁卖。今年全村药材总面积达3750余亩,年产值近三千万元。”邓昌村党支部书记师调霞说。

  土蛋蛋变身致富“金豆豆”

近年来,上营乡围绕“产业兴旺”目标定位,坚持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高寒山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机械化、产品品牌化”的思路,依托马啣山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地资源,狠抓中药材种植,今年,全乡种植中药材3万余亩,建成万亩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1个,中药材产量预计可达1.26万吨,产值约1.68亿元。

马铃薯,朴实而又不可或缺。标准化的栽培技术,和优良种薯的推广,使得马铃薯产量稳定、品质优良。从肥沃的土壤中孕育而生,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它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实基石。

近年来,上营乡抢抓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利用地理优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良种改善,技术培训,机械作业等抓手,持续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不断做好“薯文章”,做活“薯经济”,做大“薯品牌”,切实将马铃薯产业打造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近年来,上营乡引进马铃薯新品种10个,引进马铃薯原原种230万粒,优质马铃薯原种165吨。“今年,我们村机械化集中连片种植马铃薯280亩,亩产量达2吨,预计收入50余万元。”黎明村金鑫波涛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建新说。

  高原夏菜填鼓群众“钱袋子”

“过去,一家人种10来亩地,主要就是秋粮作物,费工,一年下来收入也不高。今年,我种了20亩大白菜,亩产达到1.5万斤,加之今年大白菜价格也好,今年收入真是可以的。”上营乡瓦窑滩村村种植大户沈映举说。

“上营乡海拔在2200—2800米之间,日照达1618-267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左右,高原夏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机物含量高,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次低,造就了该区域优异的蔬菜品质,全乡2024年种植蔬菜6千余亩,年产值5000余万元。”上营乡农业农村中心主任辛小龙说。

今年来,立足解决当地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上营乡党委、政府按照“党建引领、项目支持,政府推动、市场带动”的思路,通过积极争取钢架大棚12座,蓄水池2座,淤地坝2座,新增产业路4公里,维修铺设渠道2公里,为发展好蔬菜产业奠定了坚守的基础。

  甜百合促农增收“年年旺”

“百合易管理、效益高,一次投入3年就有收益,百合花、果实都可以出售,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我们社约有50户农户种植百合,我家共种了10亩,今年卖出去了2亩,收入是15万多。今年百合的品质非常好,不愁销路,刚挖出来就有收购商到采挖现场等着装车,现场结账。”窑坡村冯家湾社社长李瑞国说道。

  据悉,今年全乡百合收购价在田间地头比较高,每斤收购价在30-40元,产量也比较好,亩产可达2000—3000斤,亩产值可达6-10万元,种植收益非常好,同时百合种植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产销两旺的百合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真正起到了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有效作用。(裴孔杰)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