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掩映下的平凉中心城区。姚志强
小朋友在平凉市人民广场玩耍。
泾川县城。
华亭市区。董浩
黑鹳、苍鹭在崇信县汭河和谐共舞。张百耀
庄浪县柳梁镇周蒲村梯田。李鼎
田丽媛 吕娅莉
九月的平凉,青山隐隐,碧水潺潺。徜徉泾河岸边,观鸟翱蓝天、赏鱼翔浅底,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平凉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比较优势,以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为统揽,构建“六大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多层次、多领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平凉示范样板。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全面部署 构筑“四梁八柱”
平凉市位于我省东部、泾河上游,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布局中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组成部分,生态地位非常重要。
平凉市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制定出台《平凉市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实施方案》《平凉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平凉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和制度规定,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逐步完善。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将政绩考核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权重占比提高到20%以上。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四大家”分管(联系)责任人月督导和挂牌督办、公开曝光等制度机制,定期研究、调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规划先行。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一系列系统、科学、完整、协同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河(湖)长制、林长制、农田水利改革、生物多样性保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批具有突破性、标志性的改革向纵深推进。
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平凉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崇信县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泾川县获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崇信县、庄浪县、静宁县获首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平凉市生态底色更加亮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不断夯实。
精准施策 守护蓝天碧水
北纬35度、1500米平均海拔、2000余亩槐林、每立方厘米3800个负氧离子,是平凉市崆峒区上杨乡坚持绿色发展的见证,也是平凉市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根基的生动实践。
近日,游客常凯祥在朋友的推荐下,带孩子来到上杨乡与亲友共度周末。在这里,他体会到了久违的惬意:“今天在这个‘天然氧吧’游玩放松,环境美、心情好,真是不虚此行!”
“平凉的天越来越蓝。镜头里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把身边的自然景观衬托得越来越美。”平凉摄影爱好者田韬用镜头记录城市发展变化20余年,他由衷地感叹道。
春季桃花飘香,夏季避暑纳凉,秋季红叶满山,冬季雾凇剔透。平凉的山山水水,从没有辜负热爱它的人。
平凉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认真抓好“提气、降碳、强生态,治水、固土、防风险”重点任务落实,实施增绿添景、生态屏障、绿色廊道建设等“六大工程”,近三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59.98万亩,森林抚育7.6万亩,全市森林面积555.37万亩、覆盖率达33.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28平方米。平凉市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心城区空气优良率保持稳定。
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平凉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法、精准、科学推进污染防治重点任务落实。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二;全市13个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率达100%,1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在治理能力提升方面,平凉市完成了7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扩容改造,78个乡镇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建立了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中心,辐射全域的城乡垃圾焚烧发电闭环处置体系。
一系列政策“拳拳到肉”,一项项措施“寸寸入骨”。如今,扎实推进环境空气质量管控,全域行动、上下联动,一幅幅蓝天常驻、空气常新的美好画卷正在平凉大地徐徐展开。
绿色引领 激活发展新动能
近日,随着天气放晴,崆峒区的街头游园迎来了居民休闲的“高峰时段”。9月20日,走进新建的街头游园——民馨园,满目皆绿、生机盎然。不少市民在此游玩,或下棋,或闲聊,或锻炼,城市里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我很喜欢来这儿,有时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有时坐在凉亭下看书,感觉很舒适。”市民靳娟娟家住附近已十多年,她说,“以前这里全是荒树林,休闲游玩很不方便。现在改造成小游园,基本能满足附近居民的休闲需求。”
绿化,一头关乎城市形象,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平凉市按照“一轴两翼、一核六极、多屏绕城、五廊八带、多点连线”总体绿化布局,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打造城镇面山绿化示范、千亩以上义务植树基地等“五个一”科学绿化示范典型52个,建成国家森林乡村20个、省级森林小镇25个。一条条绿廊、绿道沿路临河,扮靓了大街小巷;一片片生态林带环城绕乡,染绿了城市乡村,目之所及处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与此同时,平凉市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河湖安全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成功创建美丽幸福河湖14段,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8933.79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塬面保护538.31平方公里,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2座、省级绿色矿山6座,累计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修复661公顷。
平凉市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齐抓、项目数量和质量效益并重,制定并落实区域行业环境准入或限制、禁止条件,建立招商项目预评估机制,强化项目谋划论证,对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要求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建设。
紧盯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为引领,绿色建材、新能源、生态环保等特色产业梯次跟进的“1+N”现代产业体系,建成20万吨聚丙烯、碳素复合材料等一批生态环保项目,全省首家绿色建材研发创新基地建成运行。
2023年,平凉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568.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7%;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3.38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24%。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系统实施风光电储新能源项目,加快先进装备制造转型升级,拓展文旅、农旅、林旅、康养、乡村旅游等多产融合业态。全市生态产业增加值177.26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地区生产总值26.5%。
此外,平凉市坚持以国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试点和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建设为牵引,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开展苹果产业“十大转型提质”行动,推进“三品一标”体系建设。坚持以“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为引领,构建现代农业文化体验、花卉观赏避暑度假、梯田苹果景观休闲采摘三大乡村游片区,打造安口窑古村落、崇信窑洞养牛等民俗文化和生态观光景点,创建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7个,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
创新理念 倡导低碳生活
“倡议广大市民群众优先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形成绿色生活新风尚。倡议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模范带头作用,带头践行并引导身边的亲朋好友减少燃油机动车使用频率。倡议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优先选用新能源车辆或公共交通工具,带动全社会践行‘低碳出行’方式……空气污染物排放若减少一微克,‘平凉蓝’的成色就会更足一分。”近日,由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发起的“一微克蓝”倡议活动在市民中引起社会反响。
保护生态环境,重在深化群众的理念。
平凉市坚持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行政人员培训班中开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课程,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和中小学校教学计划,加强党员干部群众生态文明素质培养。创设甘肃省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平凉市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广泛宣传报道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实践成果,在全社会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共识,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感知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同时,平凉市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系列创建行动,广泛宣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全市纯电动公交车、出租车占比分别为81.82%、18.53%,累计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5720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潮流风尚。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公益机构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注册成立生态环保等市级志愿服务队伍27支,实名注册志愿者24.87万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主力军”持续壮大。
按照《平凉市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实施方案》,平凉市全面开展新发展理念引领、治理机制创新、环境质量改善、城乡提颜增绿、“两山”转化实践、低碳转型示范、绿色发展护航、全民共建共享“八大行动”。力争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更加夯实,走在全省前列,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闯出平凉路子;到2030年,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突破,走在全国前列,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打造一批引领全省、影响全国的生态文明城市名片。
青山不语花含笑,绿水无声鸟作歌。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平凉市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