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州: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来源/ 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9-29 08:57:04

黄河楼景观

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推进考古等工作。保护好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谆谆话语,温暖人心、催人奋进。近年来,兰州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做足黄河文章,讲好兰州故事,尽显新时代黄河文化独特魅力,全力谱写“黄河大合唱”兰州新篇章。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734.15万人次,同比增长42.98%。携程《报告》显示:兰州在省会城市暑期旅游订单增速排名第六,暑期兰州旅游订单同比增长49%,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0%。可以说,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兰州“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品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跑出文旅融合发展兰州加速度

秋日的黄河之畔,已没有了夏日的燥热,丝丝垂柳变得愈发柔和,秋风掠过,摇曳的枝条轻拂着河面。临近黄昏,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黄河边,打卡中山桥,沿着河滨绿道漫步。

今年以来,全市文旅市场高开稳走、高位运行、多点开花、提质增效,呈现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假日旅游市场持续活跃,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和端午等假期,全市假日旅游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接待人数、旅游花费等主要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全市旅游花费明显高于旅游人次增长速度。

品美食、赏美景、参与民俗体验、感受文化熏陶……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兰州市旅游市场活力十足。

今年,我市召开的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明确了构建“一河三镇六区十态一环”文旅布局和将兰州打造成“国家黄河文化旅游带核心区、国内外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的目标定位。

兰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毛玉铎告诉记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学思践悟、狠抓落实上作表率,实干当先、奋勇争先,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实举措,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篇章贡献力量。”

“我们要统筹做好‘四篇文章’,推进文化兰州建设,全域推进‘六大行动’,细化措施,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激发新活力,奋力跑出文旅‘流量’变游客‘留量’转消费‘增量’的兰州加速度。一定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全面提升市民、游客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毛玉铎说。

崭新面貌尽显新时代黄河文化魅力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因河而盛,因河而美。这座美丽的城市与黄河相互依恋,在日复一日的倾心眷顾中,诞生出无数动人的黄河故事。

在兰州,河口古镇、中山铁桥、黄河母亲、白塔山、金城关、黄河石、兰州刻葫芦、黄河水车、羊皮筏子、太平鼓、牛肉面等一系列元素组合成了绚丽多姿的黄河文化,也成就了兰州人由来已久的文化自信。

“我们要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毛玉铎的心中,早已勾勒出弘扬黄河文化的美好蓝图:“九曲黄河浩荡向东、奔涌不息,孕育了兰州人民的精神信仰与文化归属,我们要继续弘扬黄河文化,让其绽放时代光芒、谱写精彩华章,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近年来,兰州树牢“全域”理念,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通盘规划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提炼生态、文化主题元素,打造了黄河楼、金城关·黄河古渡、夜游黄河等极具黄河文化特色的地标文旅项目,年均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成功地将兰州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让兰州文旅在黄河文化的加持下进一步“活”了起来。

黄河楼景区围绕黄河文化布局了黄河艺术、城市记忆、黄河奇石、黄河书屋、城市光影等文化展览业态,展示黄河古今,传递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形成了融山、河、楼为一体,集文化旅游、游乐饮食、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文化地标景点。

金城关·黄河古渡景区围绕历史文化,打造为历史文化主题景区,融合山水桥塔关阁六大元素,紧密串联白塔山、中山桥、金城关风情区,深挖历史IP,丰富景区业态布局,提升景区服务功能,以黄河旅游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夜游黄河项目围绕黄金水道,结合兰州南北狭长、“桥梁之都”、峡多水急的特点,串联黄河母亲、中山桥、白塔山,形成“夜游黄河”3条精品航线,开通水上巴士环线,并依托码头创新开展露营、草地婚礼、水上PARTY等活动,全方位展示了黄河兰州段的精彩魅力。

“如今,‘黄河之滨也很美’已成为兰州市最响亮的城市名片。”毛玉铎告诉记者:“所以说,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已然是当下重要的核心工作,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黄河文章,讲好兰州故事,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尽显新时代黄河文化独特魅力。”

多样丝路文化彰显人民智慧与创造力

每日,伴随着阵阵河风掠过,都有诸多游客沿着中山桥跨越黄河,从酣畅淋漓的演唱会到绚丽唯美的敦煌舞展示,千年以来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痕迹随处可见,这也令黄河北岸弥漫着最抚人心的烟火气。

走进黄河食渡文旅美食街,有天马、飞天、骆驼等看不完的丝路文化元素景观。这里,有嘉峪关烤肉、山丹炒拨拉、敦煌胡辣羊头、天水麻辣烫、兰州牛奶鸡蛋醪糟等70余种丝路沿线城市的特色美食汇聚一堂,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熙熙攘攘、走走停停,每一次驻足都能满足自己的味蕾。饱腹之余,还可以游走于遍布街区的小舞台和大剧场,敦煌舞、新疆舞、欢乐秀等精彩节目在这里循环上演,足以让游客全身心沉浸式感受到这独属于兰州的“丝路文旅盛宴”。

作为丝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交流地,兰州还有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经典舞剧《大梦敦煌》。这部舞台艺术佳作以丝路为背景,以敦煌壁画为灵感,以民族舞蹈为表现手段,展现了丝路上的风情和故事,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赞誉。创演24年来,这部作品被赞誉为“可移动的敦煌”、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足迹遍及全国30多个省份及20余个国家,累计各类演出2000余场。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兰州还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的粗犷雄浑,永登高跷的惊险刺激,兰州鼓子的古韵悠扬……在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里,不仅荟萃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还真实地再现了明清时期金城茶马互市兴盛一时的商业景象,街头摊贩、民间工匠、茶楼酒肆、皮货杂铺等都包容其中。

兰州还是丝绸之路上的美食之都,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美味佳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兰州牛肉拉面。这种面条以面型丰富、汤汁鲜美、牛肉嫩滑、香菜爽口而闻名遐迩,是兰州人民的骄傲和标志。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技艺就是汉族与回族相互影响和融合的结果,也是东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产物。

“丝路是连接东西方的古代商贸之路,也是传播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兰州作为丝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承担了沟通中原与西域、东方与西方的重要角色。”甘肃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史志专家邓明表示:“兰州丝路文化有着丰富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服饰、饮食等。人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也可以欣赏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与进步,更可以体会到兰州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

殷殷嘱托,厚望如山。近年来,兰州市政府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中山桥、白塔山、黄河母亲、黄河楼等重要旅游景点资源,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如今,在南北两山俯瞰古老金城,独特壮美的山河景观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深度交融,一个个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精彩上演。

“在黄河楼观看了全新打造的实景演出,高科技数字手段实在神奇,可看、可听、可触、可参与,真是楼前一梦、金城千年,非常震撼,不虚此行。”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山东游客刘女士观看了沉浸式文旅演出黄河颂·《大有兰州》后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我市各类演艺活动亮点频现,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看点,吸引了省内外无数游客汇聚金城,用一场场有着美妙格调的旅程去乐享艺术时光,感受兰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各类演艺的蓬勃发展升华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也进一步激发了文旅融合新活力,拓展了文旅消费新场景,白天观景、晚上看剧,已成为在兰文旅消费的新风尚。

2024年上半年,兰州市博物馆凭借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对观众兴趣的“精准拿捏”,精心设计打造出“兰小五”“兰小博”系列文创精品,成功凭借着越来越丰富、立体的展示和呈现形式在线上线下圈粉无数,受到了全国游客的热捧。

兰州市博物馆馆长李周民由衷地表示:“无论是门兽狻猊,还是以不同形态表现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浓缩和提升,都是一座博物馆与一座城市文脉与基因跨越时空的对话方式。我们希望,能用历史的声音传递城市的记忆,进而打造出一个理想的城市IP,一个千城千面、独一无二的‘文化芯片’。”

“目前,兰州文旅融合正在进入‘产业融合化’发展阶段,横向、纵向多元融合的态势进一步增强,‘旅游+音乐’‘旅游+美食’‘旅游+文创’‘旅游+民俗’等丰富的融合方式孕育出日渐丰富和多元化的文旅业态。”听得出,毛玉铎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兰州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如今,兰州坚持“全域”理念,以文化为桥梁,认真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创新运用多场景、多角度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精致打造兰州黄河IP,不断探索“文旅+”发展新模式,让丝路重镇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意愿再来,尽显新时代兰州美丽风采,促进文旅融合新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