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纪筑梦 新城已成丨关注“一老一小” 兰州新区教育医疗事业蓬勃发展
央广网兰州9月30日消息(记者邸文炯 实习记者金小妮)在探讨城市发展的多元动力中,教育与医疗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石,它们不仅深刻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是推动城市持续繁荣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个教育资源丰富、体系完善的城市,往往能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汇聚,为城市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仅关乎民众的生命健康,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高效、便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成为城市吸引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育与医疗的协同发展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年来,兰州新区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等问题入手,持续为百姓幸福做“加法”,着力把兰州新区的高质量发展红利持续不断转化为百姓的民生福祉。
兰州新区西岔中心卫生院医生正在为幼儿进行治疗(央广网记者 邸文炯 摄)
健康有“医”靠 打造幸福新城
兰州新区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同样不遗余力。自2023年12月27日获批国家医防融合试点城市以来,兰州新区持续深化公共卫生改革,加速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医疗服务资源有效下沉,精准对接群众健康服务所需。
走进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先进的医疗设备让人印象深刻。
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吕军介绍,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每年派出50-70人,到省内外的这种三甲医院学习,同时将省内外的专家“引进来”,通过外引内培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兰州新区医疗人才的队伍建设。通过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建设,现在该医院能开展一些三四级手术,对疑难危重症的病人的、高危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救治的水平大幅提高,保障了兰州新区老百姓的就医需求。
关注“一老一小”的健康,也是兰州新区持续深化公共卫生改革,加速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一环。
“针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我们打造的是中医特色科室和儿保特色科室。同时,我们拓展家庭医生签约的服务的内涵,提供一些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职,小儿推拿每天的治疗人次都在20人左右,这也是一个中医的绿色疗法,对于整个小家长的认可度是非常好。”兰州新区西岔中心卫生院院长苏光伟介绍,作为国家医防融合试点城市之一的甘肃省兰州新区,从家庭医生改革入手,多措并举推进医防融合,引进了21名的医务人员,通过专家下沉、药品诊疗病种下沉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二级医院的治疗。同时,兰州新区还在基层医院推出居民健康积分制度,鼓励居民定期参与健康监测服务。
如今,整个兰州新区现有家庭医生团队80个,家庭医生签约305110人,签约率达92.9%。所有签约人群根据年龄、病情、服药状况及并发症等情况,分为特别、重点、定期、常规关注四级精准动态管理。
教师正在为学生授课(央广网记者 邸文炯 摄)
筑梦未来 缔造优质教育高地
“截至今年,兰州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增加到124所,年均增长5.53%,城镇中小学校占比69%,农村中小学校占比31%;在校(园)学生(幼儿)6.1万人、年均增长14.6%。根据人口聚集居住实际,城区每年新建中小学数量2-3所;新举办幼儿园4-5所。”兰州新区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张华茂说。
近年来,新区率先实施“筑巢引凤”工程,累计面向省内外引进名、优、特教师2094名,其中,2024年选招教师340名,教师总量由2012年的879人增加至2977人,平均年龄由45岁下降到36岁,学历由中专、大专为主转变为以本科、研究生为主,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张华茂介绍,未来兰州新区的发展要完成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学前教育的优质普及普惠发展,入公办幼儿园比例不低于60%;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巩固率不低于98%,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实现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通过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等举措,全面提高高中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