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天堑变通渠 水润秦王川——写在引大入秦工程通水三十年之际

来源/ 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4-10-06 10:03:05

原标题:天堑变通渠 水润秦王川——写在引大入秦工程通水三十年之际

引大入秦工程庄浪河渡槽

这是一部中国水利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

这是一条融汇了甘肃精神、奔流向前的希望之河。

如果没有引大入秦,就不会有现在的兰州新区;如果没有兰州新区,也就不会有引大入秦的再次发展。今年是引大入秦工程通水三十周年,也是秦王川大地摆脱贫瘠,奔向富裕的第三十个年头。

家住兰州新区秦川镇的杨树菊老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引大入秦工程通水之前,庄稼的浇灌基本靠天,村里人的吃水也得看老天爷“脸色”。“当时,遇到天旱,不但庄稼没有收成,人和牲口都得吃从十几米的深井中打上来少得可怜的咸水。”忆起当年,对于杨树菊老人来说更多的是无奈和心酸。用涝坝水洗衣做饭只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年亩产100多斤粮食的收成对于秦王川人来说才是如何生存下去的难题。“1994年10月,引大入秦的水流到了秦王川,乡亲们都涌到水渠旁想亲眼看看这股‘救命水’,不少人用手捧着就喝,商量着水来之后该种些啥。”和杨树菊同村的葛大爷告诉记者,引大入秦通水后,秦王川的旱地一下子就变成了水地,粮食亩产也增长到了七八百斤甚至过千斤,当地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早已住上楼房的杨树菊再也不会为用水发愁,而她对于满眼绿意的兰州新区感慨颇多。“几十年前的黄土地如今到处是公园,就连当年最困难最缺水的史喇口村也变成了绿树成荫的乡村旅游区,这要放在当年根本想都不敢想。”杨树菊说。

千年水梦 历史抉择

曾经的秦王川,多年平均降雨量285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1888毫米,水贵如油,贫瘠笼罩着这片千古旱川,人民等水、盼水。“引大入秦”这一构想最初源自1908年,但受限于当时积贫积弱的国家现状和原始的工程技术,构想最终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秦王川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1976年10月,《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修改初步设计报告》完成,选定天祝县天堂寺引水高程2256米的总干渠引水线路。当年11月,甘肃省批准立项。

按照“发展灌溉、生产粮食、解决温饱”的目标,工程由兰州市负责,采用“民办公助”“土法上马、土机并用”的办法开工兴建。500多名干部带领12000多名受益区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依靠钢钎打眼放炮,铁锹镐头挖洞,车拉肩挑运土,试图征服绵亘的群山,为秦王川引来一渠清流。然而,很快遇到物资匮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遂于1978年交由省上组织行业施工队伍负责建设,但仍然面临资金不足、技术和设备跟不上,工程建设举步维艰。1981年,遵照中央调整国民经济、压缩基建规模的方针,省上决定引大入秦工程缓建。但是,省委、省政府建成引大入秦工程的信心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省委、省政府以“骑虎不下,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决心,第三次启动引大入秦工程。为了克服资金困难,申请了世行贷款1.23亿美元;为了克服施工技术难题,在我省第一次采用国际招标,先后有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建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

在长达数年的工程建设中,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三动一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长年奋战在崇山峻岭之间,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夜以继日地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在艰苦鏖战的岁月里,孕育形成了“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引大精神。

曾在引大入秦工程建设过程中负责水电及通讯保障的王来正回忆说,当时,由于大通河两岸均没有通电,为了保障工程建设用电,建设者们扛着电线来回穿梭于大通河两岸,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将源源不断的电能送到了施工一线,也为大通河沿岸架起了光明。

穿山越岭 铸就奇迹

秋日,带着丝丝凉意,走进引大入秦工程渠首枢纽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天祝县天堂镇。三十年前的10月10日,正是在这里,一渠甘甜纯净的大通河水喷涌而出,蜿蜒而下,走中原、穿河谷、越山岭,驯服千山万壑流进了干渴的秦王川大地,滋润沿线土地和人民。

沿水而下,便是引大入秦工程中最具视觉冲击的先明峡倒虹吸。内径2.65米,单根管线长度524.8米的钢制管道依山而下后利用封闭形成的自身水压再自下而上被输送到对面山顶,整个结构极其壮观。“先明峡倒虹吸距离渠首约26千米,斜坡段采用卧式结构,水平段采用桥式结构,并排两根单管,设计水头107.12米,相当于33层楼房高度的落差,但其钢管的管壁厚度却只有14至18毫米。”天王沟水管所先明峡管理站工作人员赵虎洲告诉记者,由于倒虹吸特殊的建筑结构,他和同事每天都要至少2次通过开凿在管道旁的367级陡峭台阶爬上位于山顶的进水口,在拦污栅口进行清渣打捞,以此确保水流通畅,而遇到暴雨天气,打捞工作就必须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防止水流漫出发生险情。

作为总干渠段最后一座建筑物的香炉山总分水闸是一座半月形的建筑,引大入秦总干渠段从这里开始就将水分流成了东一干渠和东二干渠。此地距离渠首引水枢纽已有87公里的长度,其中75公里都是藏于地下,也就是埋在山体当中,穿山而过。盘道岭隧洞全长15.723公里,是总干渠段第一大隧洞,也是当时国内最长的无压输水隧洞,建设时克服了最大埋深404米的工作条件,远远超越了当时世界最大埋深207到208米。“在当时建设时,引大入秦工程建设克服了地下岩性复杂、构造发育断裂交错等施工困难。因此该工程也被誉为是‘中国的人工地下长河’和‘西北的都江堰’。”香炉山水管所总分水闸管理站工作人员说。

引大入秦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成就,被载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就概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被镌刻入记载中华文明的“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

 人水和谐 绿色崛起

水利则万物生。有了引大入秦的水,昔日“十里不见树”“电杆比树多”的旱塬,如今变成了“良田万顷、瓜果飘香,节水高效、生态健康”的新型灌区和“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绿树成荫、湖光水色”的秀美新区。

随着供水结构优化调整,引大入秦工程供水范围早已突破了秦王川,延伸覆盖了周边多个市县区,供水方式突破了季节性束缚,实现了常年不间断供水,供水领域突破了单一的农业灌溉,实现了由灌溉供水向综合性供水的转变,形成了集农业、城乡生活、工业、生态等一体的多元化供水格局,为促进供水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据统计,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向灌区及周边城乡供水70亿立方米,历史性地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灌区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引大入秦工程,已成为甘肃水利史上的标志性工程、人民群众口口相传的德政工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样板工程,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大型灌区第一方阵。引大人始终坚守“引大”初心,不辱时代使命,致力于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崇高事业,坚持以满足供水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自信自立、永葆一流”的新时代引大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推动工程综合效益和发展质量整体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实力强、活力足、环境好、格局新、愿景美的新引大步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甘肃特征、引大特点的一流水利工程而不懈奋斗,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再立新功。(记者 李昕 文/图)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