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快看】甘肃:以一域争先为全局添彩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时间/2024-10-09 11:23:03

玉门油田近年来构筑起“油气电氢”新型能源体系,焕发勃勃生机。朱俊霖摄/光明图片

庆阳市迈上数智产业发展新赛道。冯喜斌摄/光明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金秋时节,行走在陇原大地,“新质沃土”生机勃发,奋进的脉搏强劲跳动。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甘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陇原儿女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强工业、促改革、锻长板、抓招商、强融合、育生态,推动传统产业改旧育新、新兴产业培优塑新、未来产业超前谋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以一域争先为全局添彩,不断巩固提升甘肃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位势和能级。

改旧育新:传统产业再焕青春

8月,祁连山下的玉门油田,迎来了开发建设85周岁生日。

开放日,工作人员把记者带到一个300兆瓦光伏电站发电现场,只见一排排光伏板呈矩阵排列,在太阳照射下熠熠生辉,宛若一片深蓝色的海洋。而这,仅是玉门油田打造的一个光伏项目现场。

截至8月中旬,玉门油田已建成的5个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达51.1万千瓦,年均生产绿电10.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0万吨。

不仅向绿而行,玉门油田还积极推动传统油气业务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在老君庙采油厂酒东作业区,53口抽油机井机采系统、11口注水井污水处理和注水系统、2台合计6吨/小时燃气锅炉集输和原油处理系统等全部使用绿电。

“去年年底,我们率先建成国内首家‘零碳油田’,实现了采油不见油、注水不见水、伴生气‘不上天’,不仅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还让所在地的村民多了一份收入,让地企关系更加融洽。”老君庙采油厂酒东作业区经理侯凡介绍说。

从油气到光伏,从光伏到氢能,再到传统油气业务与新能源发展高度融合,挺进新能源战场中的玉门油田,初步形成“油气电氢”新型能源体系,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近年来,玉门油田转型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油田走出长期亏损的泥潭;2023年,油气、炼化两大业务首次实现双盈,经营利润取得23年来的最佳业绩,为老油田找到了新出路、打出了新天地。

甘肃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之初,156项国家重点项目中16项布局在甘肃,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建材、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工业门类,拥有兰州石化、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公司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全级次中央在甘企业1139户。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成为甘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大突破口。

在另一个工业重镇白银市,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

在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公司,微细电磁线车间副主任马国庆说,企业一手抓生产研发,一手抓智能改造,让电磁线产品细些再细些。目前企业研发直径0.012毫米的产品,仅有一根头发丝的五分之一粗,在各类高精度机械中“大显身手”,受到市场追捧。

走进白银有色集团铜业公司熔炼车间主控室,大屏幕上清楚显示,生产冰铜的原料通过皮带源源不断地送入白银炉中。熔炼车间党支部书记王鲁博告诉记者,这种新型的白银炉,经历了三代更新,不仅可以“吃”下低品质的“粗粮”,还拥有了高速运转的“数字大脑”,通过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系统指挥生产过程。

1954年批准成立的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白银集团前身),曾产出甘肃冶金史上的第一炉工业粗铜,更是在2009年攻克新型白银炉形成9项关键技术,将自主研发的“白银炉炼铜法”提升为国际先进炼铜工艺。

此后白银集团并未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不断推动“白银炉”迭代增效,目前实现了“白银炉熔池熔炼”与“闪速炉悬浮熔炼”两条腿齐跑,矿产粗铜产能提升14.3%,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通过持续改造提升有色冶金这一传统产业,目前白银市有色产能已突破百万吨,规上企业达285户,呈现出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甘肃并未忽视或者丢下传统产业,而是紧扣国家所需,立足甘肃所能,加大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力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让传统产业、老牌企业再焕青春。

培优塑新: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提到“重离子加速器”,很多人会感到陌生。

走进位于兰州新区的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泰基”)生产车间,记者近距离目睹了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真实面貌。

“它就像一个‘原子大炮’,能够发射重离子束,精准‘狙击’癌细胞,疗效好、副作用小,是肿瘤治疗领域的尖端利器。”兰州泰基副总经理杨文杰说。

1988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牵手全国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在兰州将我国第一台大型重离子研究装置联调成功。2020年,国内首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碳离子治疗系统在武威重离子中心投入临床应用,真正将这个大科学装置转化为治癌“利器”,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重离子治疗系统和临床应用能力的国家。

目前,兰州泰基已在国内布局了8套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全年产值达6.5亿元。碳离子治疗系统已治疗各类肿瘤患者1500多例,治疗范围涉及50余种肿瘤疾病。

作为西北首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在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被甘肃寄予厚望。获批12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转化科技成果533项,与31名院士专家团队、20余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科研项目126项,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带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子。

讲到“手撕镍”,很多人会感到新奇。

走进甘肃世界500强企业——金川集团,企业产品展示区,薄如蝉翼的“手撕镍”是备受关注的“明星产品”。这是金川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超薄纯镍箔材,宽度达300毫米,厚度仅有0.05毫米,仅有A4纸的一半,轻轻一撕就能撕开,因此被称为“手撕镍”。

企业营销人员说,“手撕镍”虽薄却大有用处,是生产新能源电池、电子仪表零件、医疗器材等产品的核心关键材料之一。去年,金川集团“手撕镍”产量突破60吨,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远销海外,成为企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创造奇迹的背后,是金川集团在高性能真空熔炼技术和综合加工技术上的持续攻关。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正是靠着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集团逐步成长为全球第三、国内最大的镍冶炼企业,带动上千家上下游企业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就在9月22日,金川集团一口气发布了13项联合科技攻关成果和12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带动甘肃新材料产业集群快速成长。

甘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基础相对良好的优势,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成果转化“贯通融合”行动,做好“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的文章,打通科技成果向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科技成果有力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超前谋新:未来产业加速培育

新质生产力要突出“新”。甘肃不断融合新要素,超前布局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数字产业集群,着力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未来产业打开发展空间,形成新质生产力。

坐落在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的庆阳市,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在庆阳西峰区占地1.7万亩的“东数西算”产业园区,一座座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一台台服务器高速运转,一家家企业加速落地,一个个项目陆续开工……在这里,“东数西算”的脉搏正强劲跃动。

“园区已启动了8个数据中心项目,其中,中国电信庆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甘肃移动绿色数据中心、庆阳云创数据中心已建成投运。”庆阳市“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董宗谋介绍,截至9月初,产业园已建成投运标准机架2万个,算力规模2万P,算力结构和算力消纳比例都十分理想。

2021年年底,地质结构稳定、气候凉爽的庆阳,被确定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庆阳将数智产业作为革命老区后发赶超的大机遇、大平台、大增量,踏上转型升级、发展数智产业的新赛道。

为了让算力高效运行,庆阳建成抵达西安、北京、上海、广州直连链路,启动了西安—庆阳—中卫、庆阳—西安—郑州等光缆工程,与贵阳、郑州、深圳、韶关等地共享算力、数据、应用,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筑数字之“巢”,引数据之“凤”。短短两年多时间,庆阳累计签约800户数字经济企业,数字企业从无到有、由有到优,产业生态从建链到延链、由单一到全面,在数智产业发展上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智能化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也在大西北高速运转。

工业机器人不算稀奇,但生产机器人的工厂还不多见。在甘肃长风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机器人分公司,四轴、六轴等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可完成焊接、切割、打磨等工作。

“我们生产的6类11种工业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集成系统可执行多样化的任务,满足不同场景的作业需求。”企业机器人分公司工程师梁三相介绍。

从2020年研发起步,到2023年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数字化生产车间投产,甘肃长风电子科技机器人分公司目前已获得授权专利8项,年产机器人可达3000台,成为西北唯一一家整机研发制造工业机器人的企业。

“我们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必争领域,系统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甘肃以前沿技术突破为引领,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场景应用为牵引,贯通研发与应用,加快产业化进程,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向“新”而行,甘肃行稳致远;以“质”图强,甘肃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 尚杰 王冰雅)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