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深处的临夏州永靖县,坐落着一座距今1600多年的“宝藏石窟”,这就是炳灵寺石窟。炳灵寺是藏语“仙巴本朗”的音译,意为“十万弥勒洲”之意。
今天(10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甘肃省委网信办、甘肃省文物局主办,中国甘肃网、快手甘肃承办的“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走进炳灵寺石窟进行采访,感受这座石窟的艺术魅力。
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贺延军介绍,炳灵寺石窟,现编号窟龛216个,保存有西秦至明代的造像815尊,壁画面积约1000平方米。洞窟主要集中在下寺,共有编号窟龛184个,分布在南北长350、高60余米的崖面上。代表性洞窟为第169窟,内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书题记,这是目前国内石窟发现最早的纪年题记。该题记为炳灵寺石窟的考古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纪年资料,也为中国早期石窟的断代提供了一个标尺。此外,附近的佛爷台、野鸡沟、洞沟、上寺、大崖根、禅堂等处还有一些零星窟龛、壁画和造像。
“最近几年,我们对石窟整体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加固了山体和河道,防止地震、泥石流、黄河水倒灌等自然灾害对石窟造成损害。”贺延军说,同时拟定了具体的保护方案,特别是对盐碱化等进行了科学的治理,目前保护工作已逐步走向科学化、科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