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比《西游记》早300年,瓜州榆林窟藏着孙悟空最早原型

来源/ 顶端文博 作者/ 时间/2024-10-22 15:27:03
榆林窟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 网上主题活动

  编者按

“探访石窟艺术轨迹,传承千年文化脉搏。”10月15日至20日,“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在中国甘肃举行。

活动期间,顶端新闻推出《探访“千年石窟”》系列报道,期间顶端新闻记者沿着石窟走廊穿越甘肃,参观探访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景区,带领大家近距离感知石窟艺术,领略中国石窟的价值和魅力。

10月19日,探访第五站,顶端新闻记者来到甘肃省瓜州县城南约70公里处的榆林窟,一同了解敦煌石窟艺术体系,寻找“孙悟空”最早的原型。

顶端新闻记者 王佳卉

  敦煌石窟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起甘肃的石窟文化,敦煌莫高窟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距离莫高窟150余公里的瓜州县,有一座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壁画内容和风格与莫高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敦煌石窟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瓜州县城南70公里处。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创建年代虽无文字可考,但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

榆林窟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彩塑270余身、壁画5200余平方米,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

走进榆林窟,会发现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像画、装饰图案和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有一定数量的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现实画面,内容十分丰富。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窟第2窟-西壁南侧-水月观音-西夏)

发现了比《西游记》成书早300多年的《玄奘取经图》

建于西夏,元、清重修的第2窟,西壁南北两侧各绘制了一幅水月观音图,以其精美的绘制技艺,被认为是西夏壁画中的杰作。国画大师张大千曾临摹该壁画,被认为是临摹敦煌壁画中最具神韵之作。更为重要的是,细看西壁北侧《水月观音图》的右下角,会发现玄奘、猴面行者和牵着的一匹马,这便是在敦煌壁画中发现的《玄奘取经图》之一。

从整幅壁画面来看,观音的形象占据了较大部分,唐僧师徒形象仅占据了右下角的一小部分,从人物衣着以及画面等细节判断,壁画描绘了玄奘西行求法时,向观音虔诚膜拜的画面,是玄奘取经途中的情景。

而在第3窟西壁南侧的《普贤变》壁画中,同样还有一副《玄奘取经图》,其中,玄奘和和猴面行者双手合十,做祈祷状,表现出玄奘师徒从天竺佛国取得真经后,拜别观音、普贤菩萨,从西天返回大唐长安的场景。

  这些壁画中的,均出现了玄奘、猴面行者和一匹马,而其中的猴面行者便是孙悟空最早的原型,相比于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早了有300多年,是早期图像版本的《西游记》。据讲解员介绍,孙悟空的原型被认为是玄奘的大徒弟石磐陀,而且“猢狲”和“胡僧”的发音相像,因此最初的猴面形象,很有可能是根据胡僧的相貌发展起来的。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