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卫科
招商引资工作既是培育新增长点的“一号引擎”,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从2022年全国“东数西算”产业联盟头部企业·金山云落户庆阳以来,历时两年,庆阳以最优的组织体系保障、最好的政务环境承接、最低的要素成本支持、最真的诚心诚意欢迎,全力营造优质良好的营商环境,成就了数字经济赛道上的“庆阳速度”。
截至9月20日,庆阳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3170户,签约800户,在庆阳注册成立子公司239户。全市已建成投运折合标准机架2万个,算力规模从去年底的5000P增加到2.1万P。全市数字经济产值实现重大突破,2024年1月至8月实现营收的企业有27户,实现营收20.59亿元。
数据的背后,是庆阳数字招商引资工作的坚实步伐,不仅标志着庆阳正逐步成为客商青睐的投资热土和兴业洼地,更意味着庆阳招商引资的吸附效应越来越强。
“全市以‘构建完整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的模式,市直各部门及中省驻庆单位全员参与,招商引‘数’,引智育‘产’,持续为数字经济招商选资加力加量。”庆阳市数据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政府层面,坚持“全方位支撑”,要素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在国家5个顶层文件和甘肃省政府出台支持枢纽节点建设的“40条”措施的框架下,庆阳配套出台了“东数西算”项目要素保障“61条”措施,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将扶持数字经济发展“19条”迭代升级为“28条”,省市协同从税费减免、科技研发、人才支持、用地用房、金融支持、电力保障、算力消纳、监管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构建了“40+61+28”政策体系,全方位激励、服务、保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特别是庆阳出台了算力券政策,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大模型训练、行业应用及新技术研究等。
“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从立项到3栋楼土建封顶、A1数据楼点亮投运、变电站带电投运,仅用了16个月的时间。”中国能建庆阳大数据中心产业园项目现场工程师王林卫介绍说,“整个项目进展速度如此之快,得益于庆阳营商环境的保障。作为数字经济招商对接单位的庆阳市住建局也持续在平台搭建、项目招引、产业协同、服务保障上加力突破。”
市直单位层面,坚持“对口化保障”,行业产业链加速构建。全市各市直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凝心聚力深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远谋近施推动数字庆阳建设。结合行业特点,各市直单位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及”的危机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做足“学”这门功课,提高全体干部尤其是招商干部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坚持“线上”发送资料、开展“云”上见面交流、“屏”上真诚洽谈;“线下”走出去“叩门招商”,请进来“查根探底”,增进互信,强化共识,深化合作,变单一服务为团队服务,变阶段服务为全程服务。重点实施“以点带面、以老引新”战术,紧盯落地头部企业生态合作伙伴,确保“落地一个、引来一批、带动一群”数字企业。定期召开数字经济招商考核通报会,通过考核评比等方式,激励全体干部行动起来,开辟招商选资新渠道。
提尔科技庆阳区域主任刘博告诉记者:“从我们一期的项目备案以及与各级部门的对接,市农业农村局都派专人带我们去做,包括我们二期项目用地由一把手亲自部署,然后指派由专人带领我们到市国土局、市工信局,还有区国土局,就我们选地、资料提交、流程梳理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招商专班方面,坚持“跑腿式服务”,数字招商基础逐步夯实。全市各单位抽调听懂“数”语、会说“数”话、善于扩大“朋友圈”、可协调破解难题的精英骨干组成数字专班。积极协助相关企业掌握政策条件,帮助完善申请资料,按照“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佳”的要求,简化审查流程,确保项目及时落地。对确定落地的项目,与企业随时沟通、掌握情况、了解诉求,实行专人专责领办、盯办、代办,不讲职责内与外,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与企业真诚相待,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办企业之所盼,这不仅是我们招商专班全员,也是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的服务意识。”庆阳市财政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