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快看】国宝画重点·简牍|世界传统医药日,来看汉代“行医记”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时间/2024-10-22 19:40:04

原标题:国宝画重点·简牍|世界传统医药日,来看汉代“行医记”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在全世界独树一帜。承载文明的简卷、帛书、纸页,让中华民族古老的药方、厚重的生命智慧流传至今。

在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汉代医药简,被认为是我国年代较早、形式完整、内容量丰富的医学验方著作。2000多年前,医生书写了什么样的行医经验?世界传统医药日,一起解码千年汉简上的中华医道!

根据出土文物判定,武威医药简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旱滩坡古墓群一名70岁以上老年医者的墓葬之中,共计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其上书写的是他多年行医的经验和有效方剂。

武威医药简上的内容不仅有对病名、病状、制药方法、服药时间、针灸禁忌等记载,还完整保存内、外、妇、五官等各科方剂三十多个,列举了各类药物近百味。其中部分药方流传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除医疗典籍外,河西走廊其他地区出土的大量简牍印证,汉代西北地区已建立起医药制度,设有医药官吏体系,并具备水平较高的医疗卫生状况。汉代医吏任务明确,除了接诊治病,还需要前往偏远地区巡诊,或被上级指派巡诊,这或许正是当代“巡回医疗制度”的雏形之一。

汉代边塞亦有向上转诊的规定。对于戍吏的疾病,需要及时上报“病书”,建立医疗档案,写明何种疾病、发病时间、所在单位、姓名、是否治愈等内容。如若在治疗过程中病情仍继续恶化,需要上报请求到高一级官署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能延误病情。

该简上书写“甚良以验”,意在说明该医方治疗效果非常好,已经得到验证。汉代西北边塞地区常年戍守征战,为保障戍卒的健康与战力,无论是医疗服务机构、常备药品还是治疗方法,都采取了一系列优抚措施。

墨色斑驳,却不失其辉。简牍中记载的每一味药草、每一记针灸,如同时间的琥珀,凝聚着一脉相承的中医哲理。从丰富的药理研究到较完整的就医保障制度,历经数千年发展积淀的中医文化,凝结着先贤们的智慧结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仁爱之道。

当银针在经络间再次落下,当火炉慢慢散发出药香,古老的中医文化仿若沿着历史走来,反复低语:“医道无尽,生生不息。”

文物图片来源: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简牍博物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