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快看】甘肃新闻丨总书记对母亲河的牵挂(四) 澎湃兰州

来源/ 视听甘肃 作者/ 时间/2024-10-26 19:00:03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请更新您的浏览器!

原标题:甘肃新闻丨总书记对母亲河的牵挂(四) 澎湃兰州

金秋九月,陇原生辉。时隔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黄河兰州段考察时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兰州是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大家要心怀感恩,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共同保护好黄河,让母亲河永续惠泽子孙后代。殷殷嘱托,倍感温暖,倍受鼓舞。

全长150.7公里的黄河干流兰州段,有着95公里的河岸线。兰州市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过程中,锁定“先发力、带好头”的目标定位,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和关键性重大项目建设,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示范区,以实际行动守护黄河,唱好新时代黄河保护曲,让一河清水澎湃奔涌。

本台记者 朱梦莹:这里是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三江口,黄河、湟水河、大通河于此相会,这里水域宽阔,水流舒缓,水草丰美,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候鸟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场所,大天鹅成群结对,野鸭、红嘴鸥嬉戏其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协奏曲正式拉开序幕,河流与沿岸茂盛的树木及远处的山体,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每周,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的工作人员都会来到三江口“天鹅滩”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当地人正切身感受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变化。

生态的持续向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湟水流域红古段污染防治及河滨缓冲带生态修复项目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随着污染防治及河滨缓冲带生态修复项目的建成,黄河上游又多了一层安全网。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河长+检察长+警长 + 志愿者”的联动机制,推动了“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

黄河安澜,是“国之大者”,更是百姓之福。近年来,兰州市全力改善水环境质量,狠抓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先后争取中央资金3.7亿元,实施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湟水流域(红古段)水污染防治项目,榆中县宛川河人工湿地项目等工程。兰州在做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文章的同时,“生态惠民”理念也在逐步由愿景成为现实。

本台记者 朱梦莹:秋日,漫步在兰州水生态科普公园,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你可能不会想到,在我脚下18米的位置,“藏”着一座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全地埋式净水厂——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科技的加持让曾经臭气熏天的污水厂成为了生态公园,先进的全地埋式“A2O活性污泥法+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实现了一河清水送下游的目标。

好的水质,是幸福生活的关键保证。在兰州市彭家坪水厂,来自刘家峡水库的原水经过现代化的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正源源不断的送往兰州市主城四区。

黄河岸畔日新月异,曾经的老工业城市兰州,坚持不懈地“强筋健骨”,引领产业再度“焕新”。在兰州石化公司,一袋袋乳白色的颗粒物被工人们密封打包,码放整齐,等待运往国内各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产品,结束了我国医用输液瓶原材料——医药用聚烯烃树脂依赖进口的历史。

在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由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8万吨/年聚甲醛装置后处理系统一次性投料成功,实现了聚甲醛装置中关键工艺及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应用。

兰州市立足老工业基地基础和优势,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都市型现代农业、总部经济为引领的“3+2”现代产业体系。

摇起双手,点亮手机,氛围感拉满的黄河大合唱,成为兰州人和外地游客深度了解兰州的新方式。

如今,行走在兰州抬头望去,是明媚的“兰州蓝”,放眼四顾,是怡人的绿树成荫。外地游客从“来兰选游”到“来兰必游”,兰州文旅产业也搭上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快车。

在榆中,保存完好的青城古镇,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

一碗牛肉面里有黄河的味道、百年中山桥上有黄河的印记、马拉松跑出青春兰州的风采、黄河大合唱唱响发展新活力……一幅幅蓝图,绘就黄河兰州段生态画卷;一项项政策,对标书写黄河国家战略兰州实践。

  黄河安澜生态美,大河上下满目新,一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铺展开来。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