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点发力 势头强劲——我省农业农村经济质效齐升形势喜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国顺
“我省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特别是在粮食生产、特色产业、招商引资等重点任务中成绩突出。”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就全省农业生产形势发布了相关信息,前三季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截至目前,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8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15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三位,为决胜农业生产发展“全年旺”奠定了坚实基础。
守牢两条底线不放松
据了解,在抓好粮食安全方面,预计全省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075万亩以上。其中,夏粮面积1310.9万亩、产量346.2万吨,同比增产2.58万吨,单产增加4公斤,实现了总产单产“两提升”;秋收秋种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全省秋粮已收获2721.06万亩,收获进度98.4%,其中,马铃薯859.88万亩,玉米1615.21万亩,大豆93万亩,其他作物152.97万亩。
全省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前三季度,生猪存出栏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猪粮比价回升至8.08,生猪养殖进入全行业盈利期。我省出台稳定牛羊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已落实扶持资金3.31亿元。牛、羊存栏同比分别下降4.7%和1.8%,出栏同比分别增长9.6%和12.1%。家禽存出栏同比分别增长4%和17.4%。牛奶、鸡蛋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2%和12.3%。
我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挥“一键报贫”作用,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4.6万户61.7万人,户均安排帮扶措施4.4项,风险消除率达58.6%;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2.82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占比稳定在60%以上;输转脱贫劳动力199.6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5%;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9.23万户45.78亿元。
天津、山东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援助资金36.94亿元、消费帮扶44.82亿元;“津陇共振兴”“鲁企走进甘肃”投资洽谈签约合作项目157个、金额243.5亿元。
农业项目实现大突破
我省农业农村投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1%,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在60%以上。在全国率先出台《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搭建完成“1+1+3”政策法规体系,284万亩任务开工213.6万亩、建成110万亩。农业保险持续发力,截至9月底,全省已签单实施农业保险品种99个,实现签单保费20.43亿元,参保农户148.15万户,落实农业保险赔款9.1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增长,新增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84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全省农业农村部门累计外出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995场(次),新签约及续建在建项目累计到位资金1242亿元;新签约项目2158个,签约额1683亿元,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签约项目1998个、亿元以上项目399个;新增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3家,新增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5家。
我省启动“甘味出陇”系列活动,授权开设“甘味”运营中心累计达到63家,开设和入驻线上平台21家,特色农产品出口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季度农产品出口值达23.8亿元、增长22.7%。
我省持续加大中央预算内农业投资项目储备力度。截至9月底,2024年全省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5.35亿元;2025年共储备项目9类、235个,计划投资总额100.44亿元。近年来,我省充分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提升改善地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有效助推产业发展。
同时,我省农业农村部门加快推进“两重”“两新”项目。农业农村领域“两重”项目主要包括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和种业提升工程两类。经过自下而上组织审核申报,2025年全省共申报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项目30个、总投资3.57亿元;申报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农作物和畜禽种业类)121个、总投资33.16亿元。“两新”项目已安排农业农村领域特别国债老旧农机报废更新资金8616.8万元,全面推进落实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工作。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我省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农民幸福感、获得感。通过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截至9月底,已完成改厕20.9万座,占任务的87%;持续推进“八改”工程,开展“清洁乡村、净美家园”村庄清洁大扫除,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3.37万吨、农业生产废弃物217.7万吨,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自然村覆盖率99.9%,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8.26%,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5.16%,尾菜处理率达54.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
我省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排查整改各类问题5419个,健全制度机制140项。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农村高额彩礼等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综合治理,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6个、示范村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