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华亭:打造文旅出圈“新标地”

来源/ 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4-11-07 17:19:03

米家沟旅游景区位于华亭市城区东郊5公里处,由东南向西北斜卧于十五万亩苍莽的关山东部东峡林区,总面积6000亩,犹如一颗镶嵌在华亭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与关山大景区、境内10多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功能互补、彼此呼应,形成了全域旅游新格局。近年来,米家沟通过积极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景点布局,已然成为华亭市文旅消费新风口、县域旅游强劲出圈的“新地标”。

  生态绿色 助推景区可持续发展

米家沟景区是省级森林公园,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年平均气温7.8℃,降雨量580毫米,平均海拔1390米。拥有丰富的森林、草地、湖泊、溪流等自然资源,植被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含量高达5000个/立方厘米上下。景区整体犹如不规则的“非”字,一条沟衍生出无数支岔幽谷,一条溪连接着诸多飞瀑流泉,重峦叠嶂,山环水复,流泉叮咚,松涛阵阵,集奇、峻、秀、妙于一体。周边没有大型工业污染源,空气质量、噪声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米家沟依托大坡沟一线森林生态景观,将其打造成为集观光、娱乐、美食、户外健身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并且在开发建设运营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太阳能路灯、风力发电机、沼气降解卫生间、太阳能旅游观光车、环保节能材料等设施设备,使生态绿色成为景区最靓丽的底色。

如今的米家沟景区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而独特,由观日峰、白帆水汀、时春广场、砚台流韵、桃花坞、怡心苑、水岸餐厅、诗韵琅林、小龙脊、净心崖、云上花海等十余处大型景观、三十余处小型景观组成。四季分明的气候孕育着四时不同的景致:春日山花烂漫,彩蝶飞舞;暑夏绿意盎然,鸟噪蝉鸣;金秋野果累枝,红叶遍山;隆冬白雪皑皑,雾凇沆砀,宛若人间仙境。

天下名山大峡不计其数,而米家沟却集众多名山大川之所长,虽小巧而不失妙曼,虽静谧而不失灵气,置身其中,浑然天成的风景让人留恋忘返,山清水秀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文旅融合 激发景区发展内生活力

米家沟旅游景区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以“嘉靖八才子”赵时春为主线,建成了时春广场、洗砚池、砚石流韵、怡心苑茶社等特色景点,按照“吃生态饭、打文化牌”的理念,将岳母刺字、《满江红》、米家沟赋等文化典故融入景区,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周边游客观光旅游。

为丰富旅游内涵、做强品质,增强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米家沟景区精心制定了音乐啤酒节、古诗词猜谜、射击大赛、书画摄影展等“一月一主题”活动安排,实行老年人、残疾人、警察、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等特殊对象免门票等各项惠民政策,为4A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同时,利用抖音、视频号、华亭融媒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全方位、多层次介绍米家沟景区丰富独特、自然优美、文化富集的风光,不断提升了米家沟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自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预计今年游客量将达到60万人(次)。

“从五一开园,米家沟就经常举行各种活动,实景演出、乐器演奏、曲子戏展演、王婆说媒、青年职工交友联谊、书画写生采风等节目、活动很意思。特别是七夕节的投壶和穿针乞巧这类活动,可以让大家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很有意义。”游客武先生说道。

  “软硬”并重 推动景区面貌提质升级

交通的便捷不仅能缩短时空距离,提升游客的出游效率,也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米家沟景区地理位置优越,内畅外联、通达四方,距华亭城区5公里,距5条高速公路出入口和2条铁路站点不超过10公里,已成为平凉崆峒山、泾川王母宫、天水麦积山以及西安等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衔接点。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米家沟景区对空间布局、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以及旅游品质等进行提档升级。按照“一环两心两谷”分区结构,建成宽3.5米的特色生态游步道1.3公里,停车场3处,1.1万平方米,景区内通过生态步道、桥梁等设施紧密相连,并安装了最新监控系统,全覆盖、无死角实现警戒提醒,打造便捷安全的旅游路线。对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进行了改造提升,配套安装了电子引导屏、自动售票机等智能电子设备。对景区道路沿线行道树及绿化树进行了补植,新建了水岸餐厅、怡心苑茶舍和桃花坞、诗韵琅林、砚石流韵等景点,配套完成了景区亮化。

米家沟景区负责人刘彦成介绍说:“今年以来,我们全力实施了米家沟AAAA级景区创建暨基础设施巩固提升项目。以创设安全、文明、有序、和谐的旅游环境为目标,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游客服务管理等各类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健全完善,安全防护、消防灭火、视频监控、特殊旅游项目、医疗服务、应急救援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景区标识牌、购物场所、医疗点、志愿服务设施、网络通讯均达到国家4A级标准以上。”

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灵魂,以服务为亮点,米家沟旅游景区将聚力打造全省高水平示范性旅游景区,诚迎五湖四海游客。 

  通讯员 张小兵 王博洋 文/图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