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彦英
“新书又来了,我们要抓紧时间整理编码,方便村民和孩子们借阅。现在村民的意识提高了,学习风气浓厚,农家书屋的开放很受群众欢迎。”近日,秦安县兴国镇2024年甘肃省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发放工作有序进行,全镇28个村的村民迎来了新的“精神食粮”。
兴国镇高坪村农家书屋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农家书屋里共收藏有1100余册图书,每周一到周五是书屋开放时间,来书屋读书、查阅报刊资料、交流读书心得成了附近村民与孩子们乐于消遣的生活方式。
时下,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粮仓”。截至目前,天水市有农家书屋2540家,书柜1.28万个,出版物保有量超过500万册(张),农民人均拥有出版物3.2册以上,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广大群众身边。
天水市的农家书屋建设,补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匮乏的“精神短板”,为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文化滋养,已成为涵养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化人才、增收致富的“加油站”。
初冬,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天河村的农家书屋里,上千册图书分门别类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阅读书籍的群众络绎不绝。
“借助农家书屋,文化的种子已扎根于广大农村,成为农民群众学知识、长技能的文化驿站,农家书屋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天河村支书苏亚玲说。
“农家书屋活起来,只有提供贴近农村、契合农民的书籍,书屋才有生命力,才能点亮乡村文化生活。”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镇高家村支书马琳说,近几年,得益于农家书屋这一平台,村里人气旺了、游客多了、文化活动多了,村民钱袋鼓了、脑袋也丰富了。
建成于2008年的麦积区马跑泉镇什字坪村的农家书屋,是“全国示范性农家书屋”,现有图书6000余册,每册书都统一编号粘贴标签,实现了规范化、科学管理。同时,该农家书屋还帮助村民下载百草园APP延伸服务,打通了农家书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81岁高龄、曾担任什字坪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李华忠老人,悉心管理书屋8年,书屋每天都对外开放,年均借阅达2.1万余人次、3万册(次)。书屋所在村先后被授予甘肃省“文明村”、全省“书香社区”等称号。
近年来,天水市持续推进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数字文化资源等深度融合,积极融入乡村振兴事业。
走进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镇中学,琅琅读书声此起彼伏。该校副校长杨虎思说,借助“丝路大关山·书香张家川”文化品牌建设,通过全县中小学示范性读书阅览室建设项目,学校把农家书屋搬进了课堂,为学生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同时,张家川广泛开展“四史”、红色经典等重点读物阅读宣传推广工作,共举办专题读书班、主题读物荐读等活动700余次,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在党史阅读中汲取前进力量,不断提振精气神。
与此同时,围绕世界读书日,天水市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积极打造“书香陇原”“书香天水”品牌,让全民广泛参与,构筑精神高地,引领阅读新风尚。
如今,在广袤的天水大地农家书屋在传播党的声音、服务群众生产、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是乡村振兴路上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