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营生”焕发新动能——环县全力推进羊产业体系化发展
通讯员 王玉琴
环县养羊历史悠久,经历了草羊产业起步期、实践探索期、确定主攻方向期、问题集中暴露期、养殖体系重构期和产业格局优化期六个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环县把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和乡村振兴的首要之举,以建办合作社、构建产业联合体为抓手,探索出了“331+”肉羊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起了“三羊开泰”产业体系、“五级二元”生产体系和“七位一体”经营体系,并适时提出了“羊+”多元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羊+菌”“羊+药”“羊+粮”等特色产业,构建了“一主多副、多元互促”的羊产业发展格局。
育繁制种,探寻科技新动能
机器人饲喂、互联网管理、多胎基因检测……在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这样科技感十足的画面随处可见。
“这些都是借助杂交育种、基因聚合、胚胎移植等技术生产的新品种公羔,它们长大后为湖羊配种,就可以产出肉质好且长得快的羊。”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国智介绍说。
据了解,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不仅有32名养殖行业专家组建的“国际队”,还有中国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86位专家组建的“国家队”和市县两级畜牧兽医技术骨干组建的“地方队”,专门负责良种父本羊选育和新品种培育。多年来,公司联合“国际队”“国家队”和“地方队”培育了“中环肉羊”核心育种群5000余只,年生产优质父本种羊1万只,纯繁选育湖羊基础母羊6万只以上,并积极示范带动养殖合作社、企业选育良种。
“我们公司长年无偿提供优质肉羊精液进行杂交生产,今年计划在全县投放4000只种公羊,其中,纯种羊1500只,经过多胎基因检测的‘三级二元’杂交公羊2500只。同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户养殖的‘三级二元’杂交公羊以及羊羔,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武斌说。
延伸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走进位于环县天池乡苏北岔村的苏北岔湖羊标准化养殖示范专业合作社,粉料机、铡草机等应有尽有,草甸、饲料等整齐堆放在草棚内。
“我们有专门的饲料配方,按照不同体重的羊只分档位、分阶段实行分圈养殖、精准饲喂,育肥效果很好。”合作社负责人苏乐乐说。
在外务工的苏乐乐2022年选择回乡创业,和父亲共同创办了苏北岔湖羊标准化养殖示范专业合作社。在父子俩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合作社的养殖收入达到20万元,还为村集体分红6万元。
“单户养殖规模小,不利于育肥,羔羊出栏后销路难寻。”苏乐乐说,在羊产业不断升级发展中,群众养羊、合作社育肥已成为当地羊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环县在羊产业发展中,探索出了“群众养羊、合作社育肥”新模式,带动引导全县244个“331+”养殖合作社将主营方向转为集中育肥,年可出栏“同批同质同价”育肥羊140万只以上。
聚焦肉羊加工业提标扩面,突出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的牵引作用,建成中盛百万只肉羊屠宰生产线和伟赫18万吨乳制品加工车间,扶持庆阳华牧、味初农牧、环乡人等加工企业建成14万只肉羊分割加工车间。深入推进延链补链行动,建成千万羊肉串生产线和预制菜生产车间,开发香烤羊排、椒香酥羊肉等预制菜品20多种。
多元拓展,彰显品牌影响力
这些年来,环县因“羊”收获了不少荣誉,发布了“环乡人”区域公用品牌,被评为中国产业互联网区域公用品牌突出县、优势县;“中盛环有”“甘慕”等企业自主品牌入选“甘味”品牌名录,获得国家绿色有机认证;创新开发“环县羊肉十八吃”,“环县羊羔肉”入选农业农村部推介的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
环县持续推进品牌带动战略,多举措擦亮“环县羊羔肉”品牌,打造“中国羊谷·善美环州”。连续4年实施“环县羊羔肉”品牌“十大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环县羊羔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价值达53.51亿元。
环县充分利用国家发展电商的机遇,让环县羊肉畅销全国、走出国门。先后2次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4年被列入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
“大学生刘国宁创建的‘陇上刘叔叔’羊肉品牌,累计通过拼多多、淘宝、京东等平台销售羊肉2390吨以上,销售额突破2.5亿元,带动5700多户养殖户销售羊只10万余只。”环县电商办主任张金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