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师范学院坚持以“党建+”模式推动乡村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积极发挥教育、科技、人才、智力优势,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自觉承担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组织振兴“新活力”
学校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以高质量党建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学校建立党建“标杆院系”联系帮扶行政村、样板党支部联系帮扶自然村、优秀教师党员联系帮扶村村民的“三层”党建联系网格。标杆院系帮助行政村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统筹三层网格内党的建设和乡村治理;学校党建“样板党支部”帮助自然村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和规范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制度,保证政策的顺畅有序;优秀教师党员联系村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村民处理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事务,做到服务精细化。2016年以来,学校先后选派37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成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队临时党支部,投入帮扶经费260万余元,成绩和经验在《甘肃脱贫攻坚动态》等刊登报道。学校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人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发挥科技优势,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学校立足优势学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通过甘肃省大樱桃技术创新中心、陇东南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天水当地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及创新创业服务。学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有效解决了花牛苹果霉心病,2016年以来减少果园农药施用量35.8%,推广应用34.6万亩,辐射50万亩,平均亩增产7.68%,帮助增收达2.9亿元。甘肃省大樱桃技术创新中心引进大樱桃优良品种56个,形成并推广单项、集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品种41项。帮助贫困户建立“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模式,结合耕地实际,同步推进农村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农实现“一田多收”。同时,为村民捐赠30000株优质蔬菜种苗,10万元的马铃薯籽种,优质鸡苗1400余只,农资农药5万余元,多渠道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升级调整产业布局。精准对接地方电商人才需求设立电子商务方向,组建电商销售团队,在帮扶村设立电子商务客服中心,为地方农特产品销售搭建新渠道,帮助推介推销农产品,人均增收600多元。
加大技能培训,提供人才振兴“源动力”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乡村振兴要依靠人、关键也在人。学校甘肃省大樱桃技术创新中心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和果农3385人次,孵化企业2家,为企业降本增效15%以上,亩产增收1000元以上;动物科学技术团队培育科技示范户75家、养殖技术骨干200余人次,纯增收益2500多万元。“三区”人才科技扶贫团队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学校与秦安县陇城学区等共建了教育实习基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修基地和首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校地协同 笃行致远”社会实践团始终以爱携手,情暖童心,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校全力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开展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为农村教育培训教师11372人次。开展环保监测人员、农村科技人才等培训1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乡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发挥“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的教育培训优势,实施“卓越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打造出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增强文化赋能,提振和美乡村“精气神”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学校依托天水雕漆传承基地、伏羲文化产业研究院、渭川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机构,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传承研学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培育非遗项目文艺团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培训班、“麦积山研究论坛”,开展“非遗进乡村”、美育浸润行动暨非遗进课堂活动,编创优秀传统情境艺术作品和乡村舞台、乡村旅游景点演出等节目,服务群众10余万人。强化新时代主流文化引领,成立乡村文化研究中心和实践基地,开展广场舞比赛,组建“文艺轻骑兵”,深入乡村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组织教师每年为村民赠送书画作品和春联,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引导教育群众、移风易俗、淳化民风。
建设和美环境,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学校通过理论宣讲,组织教师精心绘制文化墙,因地制宜为帮扶村制定人居环境提升设计方案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乡村文化和民俗。积极筹集资金建设村委会,实施路灯亮化工程,修建涵管桥及硬化村级主干道、修缮排水系统和村通公路、安装护栏,全方位清理村内主干道、村庄道路两侧积存的垃圾、生活废弃物,配合村委会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厕所革命”,实现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每年采购波斯菊、万寿菊、格桑花等的种子,组织村民种植在进村主干道两侧及房前屋后,同时动员村民利用“空心院”种植经济作物等,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学校将始终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丰富工作内容,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乡村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