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记者手记:再“探”马家山

来源/ 陇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4-11-22 17:45:02

原标题:记者手记 再“探”马家山

文县马家山村茶园。近年来,文县在发展壮大茶产业的同时,探索茶旅融合之路,让茶农实现茶叶和旅游双重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文县茶园面积达10.2万亩,涵盖4个乡镇,44个行政村,干茶产量700余吨,产值3亿元。 本报记者 冉创昌 摄 新华网发

本报记者 靳淑敏

一个地方让人难忘、令人神往,有可能是因为一种美食、一次心灵共鸣,又或者只是因为一队人,同时干了一件事,完成了一次采访,留下了一篇文章。

马家山与我,就是这样的存在,不经意间就会带来满满的回忆与感动。

十年前,新华社甘肃分社大型全媒体集成报道“探路陇之南”采访团深入文县碧口镇马家山村,探访茶叶产业的情况,新华社甘肃分社的记者撰写了《文县碧口:北方之地亦有好茶》的文章,让更多的人知道,文县碧口有好茶。我有幸参与其中,跟采学习。

十年后,再“瞰”陇之南——陇南十年蝶变全媒体传播行动采访团再次走进马家山村,同一个目的,同一个方向,采访十年来茶叶产业发展的情况,我何其有幸亦在其中,依然记得十年前尝试时的那份惊喜,但茶香似乎比记忆中更加浓郁,回味悠长。

马家山的茶园依旧郁郁葱葱,翠绿的山坡上,茶树排列得井井有条,走进茶园,淡淡的茶花香气沁人心脾,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缓缓铺展。

但细微观察,变化还是显而易见。

“2014年的时候,我们村都是老品种的茶树,正是茶树品种改良的关键期,那时候的茶树发芽迟、产量低,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在马家山村村支书马明看来,这十年马家山的变化巨大,不仅完成了1780亩茶树的改良,而且延伸了产业链,还办起了民宿和体育赛事,“茶叶+文旅”融合的品牌效应更加明显。

十载光阴流转,十载春华秋实。十年,变化太多,不管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还是我们的新闻宣传,融合似乎一直是关键词。

我从一个简单的文图记者,成长为一个能策、采、写、编、发全面发展的全媒体记者,从“探路陇之南”到再“瞰”陇之南,从大型全媒体集成报道到全媒体传播行动,形式更丰富、角度更新颖、手段更全面。而我们曾经共同探访过的陇南山山水水、村村落落,更是发生着沧桑巨变。但看着满山的青绿,又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些坚持与坚守。比如马家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不间断种植茶叶,这是产业的传承与延续。比如我们的新闻采访,不畏辛苦、不怕危险始终在路上,这是对理想的执着与追逐。

十年间,村民杨正从单一种茶,靠天吃饭,到种茶与开办民宿两不误,让众多回头客体验采茶、炒茶的乐趣,带走独属于自己的茶叶,全面发展。

十年间,陇南孳孳矻矻,精耕细作,在产业发展中,从重在“求量”“求速”转向“求质”“求效”;从着力解决“有没有”转向着力解决“好不好”;从着力解决“够不够”转向着力解决“优不优”。

在这片被时光染绿的山坡上,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过去与未来,交织着传统与现代。马家山在不断变化,以茶叶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为基础,积极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成了美丽休闲乡村的典范。游客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还能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感受乡村的宁静与舒适。

承载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对这片绿色土地深深的敬意,在陇南越来越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越来越多的“马家山”让人流连忘返。这些故事,如同山间的风,穿越时间的隧道,轻轻吹拂过每个人的心田,唤起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共鸣。马家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山,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情感的寄托,更是心灵的归宿。

  站在马家山的茶园,从来时的路,远眺前方的路,那一刻,阳光斜照,绿叶间闪耀着光芒,一片片茶树沿着山坡延伸,仿佛无尽的绿海波澜壮阔。在谈及未来的愿景时,马家山人都希望这份绿色产业能够传承下去,同时连接现代与传统,让更多人知晓他们的茶。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