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叶舟的小说获本届鲁迅文学大奖,是甘肃“小说八骏”的重要成果。不是说当选“小说八骏”才获此大奖,我的意思是,其自“小说八骏”2005年开始奔腾就连续三届当选并领跑甘肃文学近十年,在这一过程中,他起码为自己储备了丰厚的精神力量和气度
2014年8月12日 6:57
热烈祝贺叶舟获鲁迅文学奖。叶舟获奖实至名归。他获奖对他个人来说是一件喜事,对甘肃来说也是一件喜事。多年来,叶舟对文学的虔诚令人敬佩,他独特的想象力,他独特的文本意识,和他锲而不舍的恒力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为叶舟感到骄傲!
2014年8月12日 6:56
叶舟是著名诗人,他一旦着迷起小说,这个诗人的主体和小说便出现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并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文本。因为,诗人小说家的想象力比一般人的想象力飞翔得更远。诗人的敏感洞烛了小说,对人性的挖掘会更加幽深;诗人灼热的目光面对女性,使女性更加美丽。
2014年8月12日 6:54
《姓黄的河流》在结构上层峦叠嶂迷雾重重。它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叙述者艾吹明与妻子迟牧云的婚姻危机;一条是德国人托马斯·曼——李敦白扑朔迷离的家世和命运。国人的婚姻危机是辅线,德国人的家世是主线
2014年8月12日 6:53
【首届甘肃文艺论坛】彭岚嘉:与狼共舞的困惑与悖谬
近两年甘肃的长篇小说有了长足的进步,仅我个人阅读的,就有王家达的《所谓作家》、范文的《雪葬》、尔雅的《蝶乱》、雪漠的《猎原》、史生荣的《所谓教授》、徐兆寿的《生于1980》、陈玉福的《1号专案组》等十余部。
2014年8月8日 12:02
《荒原问道》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玄妙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乱,很突兀,迷迷糊糊的,一直读到第7章讲夏木和彭教授被打成“右派”,才慢慢的有了连接,渐渐的才明白是以夏木和陈十三两条线展开的,直到把书全部看完又反回来再看前面6章便真正明白了。
2014年8月5日 15:09
在宽泛的意义上,徐兆寿的长篇小说《荒原问道》可以纳入“教育小说”的范畴,也就是说,相较于常见的世情描摹和现实批判,作者更侧重于探讨主人公的心智层面,关心一个人思想健全和成熟的过程以及相伴而生的对于精神危机的克服。
2014年8月5日 15:07
【首届甘肃文艺论坛】邵振国:文学的精神指向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最为贴近。它们几乎就是一个东西!我们年纪很小的时候,它们就已暗自结成这种“亲密难分”的关系了。当一树蓓蕾初绽,花蕊芬芳迎向这个世界的各个方向,其中必有无可计数的花蕾,是朝着文学的。
2014年8月5日 12:24
孟繁华评徐兆寿新作《荒原问道》:“道”在天地间
《荒原问道》如果意在求道的话,那么,这个“道”是否在夏木和陈子兴的探求方式之中是大可讨论的。然而无论夏木还是陈子兴,他们在“荒原”上的真实生活和获得的生命体验,可能恰恰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却获得了的没有言说的“大道”。
2014年8月5日 12:21
孟繁华评徐兆寿新作《荒原问道》:“道”在天地间
《荒原问道》如果意在求道的话,那么,这个“道”是否在夏木和陈子兴的探求方式之中是大可讨论的。然而无论夏木还是陈子兴,他们在“荒原”上的真实生活和获得的生命体验,可能恰恰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却获得了的没有言说的“大道”。
2014年8月5日 12:21
【首届甘肃文艺论坛】叶舟:在远方的田卫戈
田卫戈,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展示设计委员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及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甘南美术家协会顾问、香港国际画院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4年8月5日 12:18
【甘肃文艺论坛】杨光祖:批评是一种稀有的才能
杨光祖,笔名萧冰、阳光等,1969年生,甘肃通渭人,文学评论家、作家、学者。2000—2001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访学,200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8年破格晋升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甘肃作家协会理事
2014年8月5日 12:17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循着老一辈守护者的足迹,在荒凉的戈壁深处扎了根。50余年,她致力于文物事业的创新与实践,推动了敦煌数字化的发展。
2014年8月4日 10:16
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由文化部非遗司、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委宣传部和陇南市委、市政府等部门联合主办,西和县委、县政府承办,以“女儿梦?中国梦”为主题,围绕“乞巧文化和妇女发展”开展研讨交流和宣传推广,推动乞巧女儿节走向世界。
2014年7月29日 13:47
涉嫌色情淫秽出版物、各式各样的性用具、令人不忍直视的露骨演出,戴上“性文化”的面具后,堂而皇之登上“性博会”展台,引来不少人包括青少年争相围观。终于有人对这样的现象看不下去了,这次站出来的仍是万能的“大妈”。
2014年7月23日 10:02
李健吾,男,1956年出生于兰州市。现任《兰州晚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兰州晚报》做记者。曾任《兰州晚报》文教体卫部主任、《兰州日报》经济部主任。
2014年7月17日 21:38
《山丹花》给予我们的,不单是一段或远或近的精彩故事,更是一首老区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一曲经久不衰的激情旋律!
2014年7月17日 21:37
范鹏说:“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既要有形而下的文化实体事业和产业,也要有形而上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灵魂。离开了古人赋予文物的文化精神的现代开掘,文物古迹就只能发古思之幽情,而不能辅民族振兴之新命。”
2014年7月11日 23:29
中国文化道路特殊性研究的关键难题是,如何通过华夏历史经验去找出驱动一个文明形成的核心动力要素(包括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作用)。河西走廊的文明史意义是双重的,对西方文明是2000年的丝绸之路,对华夏文明是4000年的玉石之路。
2014年7月10日 11:06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文化是特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积淀,是精神财富传承、发展、演进的结果。
2014年7月9日 15:13
徐兆寿《荒原问道》:观照知识分子与时代命题
7月6日,甘肃作家徐兆寿新作《荒原问道》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该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读博期间所写,主旨意在探讨知识分子面对荒诞和空虚的现实遭遇到的精神危机,也是对其前二十余年的写作经验的整体性总结,想写一部“自己认可的书”。
2014年7月7日 13:38
甘肃历史小说《春秋误》:原来我们离历史那么近
作为“70后”叙事群体的一员,将个人化的写作经验嫁接于庞大遥远的历史题材,年近四十不惑的弋舟也逐步进入创作的成熟阶段,甘肃历史系列小说——《春秋误》带我们“穿越”回到三国时代,碰触曹魏统驭的甘肃陇东地区的日常生活
2014年7月4日 10:37
“丝绸之路”连接了两个文明——东亚古老的华夏文明和中亚历史悠久的区域性文明;见证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佛教、摩尼教等宗教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
2014年7月3日 12:17
世界上如果存在着一种陌生的文化,就意味着存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者一个新的生存世界。如果两种陌生的文化有机会互相接触,那么就会如著名学者赵汀阳所说的那样:“一种文化总会对另一种文化感到好奇,发生兴趣而进行交往
2014年7月2日 6:41
兰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元素多样、文化特质鲜明,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美丽的自然文化风光、独特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资源
2014年7月2日 6:32
文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媒介,是决定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方向的重要因素。文化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014年7月2日 6:31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2014年7月2日 6:31
从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作出新的重要指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2014年7月2日 6:30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70年历史上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到访并发表演讲。
2014年7月2日 6:30
《荒原问道》是徐兆寿在创作“非常系列”小说之后,通过十年沉寂思考,推出的一部长篇力作。评论家雷达指出,《荒原问道》是一部有着鲜明启蒙色彩的知识分子小说,在文化转型、社会转型的今天,我们需要这样有深度、有锐度的小说。
2014年7月1日 15:37
  • 1 ...
  • 18
  • 19
  • 20
  • 21
  • 22
  • ... 26
  •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